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浙江省舟山市部分高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版本:
苏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90 KB
评级:
时间:
2011/1/19 15:19:30
下载:
本月:1 总计:40
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7940字。
2010学年第一学期舟山市部分高中期末联考试卷
高一语文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颤抖 (zhàn) 一瞥(piē) 笨拙(zhuó) 蓊蓊郁郁(wěng)
B、啮噬 (niè ) 熨帖(yù ) 炽热(zhì) 自怨自艾 ( yì )
C、褪色 (shǎi) 思忖 (cǔn ) 坍(tān)圮 载歌载舞(zài)
D、给予 (jǐ) 监生(jiān) 愀然(qiǎo) 汗流浃背 ( jiá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深隧 寥阔 沧海桑田 轻歌曼舞
B、惊蜇 寒喧 怨天尤人 笑容可鞠
C、静谧 迁徙 良晨美景 山青水秀
D、震撼 忧悒 挥斥方遒 耳濡目染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经过世代的筛选 至今的瓜果蔬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2)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 的汽车。
(3)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和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的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流传 简陋 鉴别 B、留传 简陋 鉴别
C、流传 简单 鉴赏 D、留传 简单 鉴赏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骇人听闻的“9.11”恐怖事件发生以后,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加强了合作。
B、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C、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几乎是在无休无止的迁徙中生活的。
B、若遇到风和日丽的午后,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D、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6、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填在空格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种打渔的方法是放鱼鹰。 站在高高的运河堤上,看人放鱼鹰捉鱼,真是一件快事。
①浑水鹰能在浑水里睁眼,清水鹰不能。 ②浑水鹰比清水鹰值钱得多。
③鱼鹰分清水鹰、浑水鹰两种。 ④清水里只有普通的鱼,不肥大,味道也差。
⑤湍急的浑水里才有大鱼,名贵的鱼。
A、③①⑤④② B、③②①⑤④ C、⑤④③①② D、③①②⑤④
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合乐可唱、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在宋代发展到最高峰,可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B、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其审美特点是具有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C、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小说,都是用北京话写的。韩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深远。
D、鲁迅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小说 《狂人日记》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文小说。
8、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祝福》)
——“不错”二字是反语,表达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雪花声”,景物描写,反衬内心的孤寂。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长江的壮美,视野阔远,景象雄伟,是典型的豪放派风格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借用典故,以廉颇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垂问,表达自己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和此刻得不到重用的愤懑。
D、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上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想北平》)
——“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以拟人的手法表明在北平城里的安适、宁静,表达了对北平的眷恋。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哀吾生之须臾
10、下列各句的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舞幽壑之潜蛟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穷山之高而止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赂秦而力亏
B、不拘于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师说》以遗之
D、其皆出于此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2、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中国古代先人们无论探讨宇宙的生成或寻找生命的奥秘,都是围绕着天人关系这个核心展开的。天人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思维起点,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黄帝内经》是从研究天到研究人,从探讨人到探讨天,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善言天者,必验于人”的观点。可以认为,《黄帝内经》是以“天人一体”为理论核心,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医学经典。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黄帝内经》确立了“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遵循着同一自然规律。于是,它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大背景下来考察生命的活动规律。
《黄帝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际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心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天人合一”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
基于上述思路,《黄帝内经》关于健康的定义可以归纳为:1、躯体无异常变化,所谓“平人者不病也”;2、内部机能和谐,“形与神俱”;3、对外界环境适应,“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简单地说,健康的本质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生理和心理)的和谐。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黄帝内经》的医学模式告诫医生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疾病不过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反应,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是不同的,个体总是按照自身的反应和体验呈现出种种临床症状。
令人惊奇的是,《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表现在两者都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因此,认识健康与疾病,不仅着眼于个体,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其次,两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个体健康与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强调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及处理,不至于陷入单纯生物因素的死胡同。这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和提高诊治疾病、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3、下列对“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与天地相参”,“善言天者,必验于人”。
B、人们认识和处理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C、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
D、将人体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背景下来考察。
14、下列对“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黄帝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B、知道谁生了病,有时比了解生了什么病更为重要。
C、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一种反应。
D、不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不同,按照自身的反应呈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15、下列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黄帝内经》确立“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现象也是自然现象,和谐是健康的根本。
B、《黄帝内经》自觉地吸收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哲学思想,并与医疗经验有机结合,为中医学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C、《黄帝内经》的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同的。
D、《黄帝内经》认为各事物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1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基本内容。(4分)
17、第二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分)
18、前两段文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三段抒发的情感与前两段有什么不同?(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6分)
静夜听风
姜琍敏
㈠静夜听雨,仅仅这几个字,就赋予我们多少诗意!最是那温馨的春夜,淅淅沥沥的细雨,抚着恬怡的春梦、绿肥红瘦的江南,是何等美妙意境?
㈡ 静夜听风可就大不同了。如果说前者宛如丝竹悠悠、清泉淙淙,后者则浑似江河破堤、大漠飞沙。尤其是无雨的冬夜,听虎啸龙吟般朔风动地而来,门窗劈啪,雨蓬呻吟,耳畔嗖嗖如有利箭飞掠,心头瑟缩似万马狂踏,落英狼籍。那心境,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一丝美感来的。何况晚来的风总给人以凄凉的暗示,静夜的喧嚣声不免让人心惊肉跳。所以,我们难听到对夜风的欣赏或讴歌。尤其是不眠的长夜或病痛的僵卧中,听萧萧风过,黯淡的心境更如夏日雷雨将骤,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㈢ 当然,也有例外的人。诸如我,每于无眠之夜听风,便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风似乎会吹开记忆之门,听不同的风声,如同听到久远而淡忘的歌声,会将不同的往事纷纷乱乱地勾陈于眼前,牵起种种沉溺的情愫,有时竟也因之温情绵绵甚或慷慨激昂。因为我与风,曾有过一段特殊的因缘。
㈣ 早年我下放煤矿,矿在太湖之中。按月休假。而休假前夜,总特别关注风情。因为交通全靠班轮,遇有6~7级风便要停航。夜来无风,睡眠便稳,有风则忧不能行,常至不寐。而假毕前夜,心情又正相反,夜风越大越是窃喜,为可在家多呆一日也。由是对风的感情忽喜忽憎,可谓自私无理,却又大可理解。这也是矿上大多数人的一般心态,算是一种特色。在矿上,我当过多年外线电工,常年在电杆甚至输电铁塔上爬上爬下。对风又别有一番敏感。高空作业,晴朗无风的日子总是顺利也舒畅得多。遇风,尤其是阴寒天,上得杆去冷而僵,不利索不说,危险也相对大些。杆顶的风比地上又格外尖利而硬朗,足可将尚未系上安全带的人吹落几十米外。所以我那时极厌风,而现在每听到某种风声,眼前常会活现杆上苦苦僵持的情景。不纯然是苦味,也有淡淡的自豪在心头。去年重回故地,见到我当年架起的电杆犹在那儿为人造福,那分感情更其甘洌。即使那时,在风中的电杆上,也有别人体味不到的独特情趣。那就是活干得顺手时,听那新扯起的四根长线,如琴弦般在风中铮铮放歌,嗡嗡有韵,奏出我的欢悦。人越高,如在几十米的铁塔上,那风越劲,“弦”上的音乐听来也越发清长动人,有时竟令我激动不已,操起大铁扳手,铿铿猛击粗长的银线,那气势,直若壮士临风,挥剑长啸大风歌!
㈤毕竟才20出头,意气方遒呵!而今雄风犹在,我这气势却哪去了?连梦中也找不见它,却常从铁塔上飞落,惊醒一身冷汗。只有静静深夜,听着当年一样的风声,才会拾到几分一样的心情。悲欤,喜欤?
㈥风吹来多少记忆风吹走多少故事!而风逍遥自在,无影无踪,来复去,去又来。我呢,该向谁追索飘逝的生命?
19、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两个词概括“静夜听风”的心境。(2分)
20、请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分两点概述我对风的复杂感情。(4分)
21、第五段末说:“悲欤,喜欤?”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6分)
22、请从修辞角度,评点第二自然段中划线文字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4分)
四、(共23分)
2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共8分)
(1)、寄蜉蝣于天地, 。 ,
羡长江之无穷。
(2)、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3)、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4)、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间如梦,
2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中新网12月26日电12月26日上午9时,2004年11月立项、2005年开工、2009年建成的武广高速铁路将开通运营,这是武广沿线城市和百姓期待已久的大事,它将大大缓解京广铁路运输的压力,方便人们的出行和城市间的经济往来。
这条高速路是世界上一条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汉到广州的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约10小时缩短到3小时;从广州到韶关约半小时,相当于广州市内坐一趟公交车的时间。
但武广高铁的票价不菲,从武汉到广州一等票要780元,二等票也要490元,而原来的京广线普通客车车次会减少,乘客不得不承担昂贵的上出现武广沿线乘客“被高速”的质疑,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就此做出回应,他说,在运输淡季,运力并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一部分中高端乘客被分流到高速铁路上,一般乘客乘坐普速列车不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在春运等运力紧张期间,铁路部门会增开普通临客,保证运力;并保证2010年春运期间,普速列车运力不会受到影响。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标点不计)。(2分)
(2)从文中看,武广高速铁路有哪些特点?(3分)
26、试在下面《执着》的短文空格内,填上跟上下文相称的词语,使之与内容相一致(4分)
执着的故事不老,有女娲补天,有夸父追日,有 ,有 。
执着的人物不死,有闻鸡起舞的祖逖,有 ,有面壁静修的达摩。
执着的佳句不朽,有“叫定青山不放松”,有 。
执着是殚精竭虑,义无反顾。
驰心旁骛,见异思迁的人执着不了,而执着不了的人也成功不了。
执着,一阕永无休止符号的进行曲。
五、作文(共40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这些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教养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0学年第一学期舟山市部分高中期末联考试卷
高一语文答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1分)
16、(4分)
17、(3分)
18、(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6分)
19.(2分)
20.(4分)
21.(6分)
22.(4分)
四、(共23分)
2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2)
2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共8分)
( )、
( )、
( )、
( )、
2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1)(2分)(不超过20个字)
(2)(3分)
26、试在下面《执着》的短文空格内,填上跟上下文相称的词语,使之与内容相一致(4分)
,
五、作文(共40分)
2010学年第一学期舟山市部分高中期末联考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1、C(A颤抖 (chàn ) 笨拙(zhuō) B炽热(chì ) D监生(jiàn)
汗流浃背 ( jiā )
2、D(A寥廓 B惊蛰 寒暄 C良辰美景 山清水秀 )
3、B 4、A
5、B(A、语序不当,应为“人类在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 C、两面对一面 D、句式杂糅,去掉“在作怪”)
6、B 7、C(《茶馆》是话剧) 8、D(是比喻的手法)
9、D 10、A 11、B 12、D
13、B 14、D 15、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1分)
16、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光
17、这: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18、前两段: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透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第三段:夜色的浓重,尤其是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使颇不宁静的愁思重新袭上作者的心头。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6分)
19. 凄凉(黯淡)、惊恐。
20.①休假前后的风,常使“我”的感情忽喜忽憎。(意思对即可)
②野外作业时的风,既让“我”苦恼、厌恶,又让“我”欢悦、自豪(激动)。
(①答对“休假前后的风”得1分,常使“我”的感情忽喜忽憎意思的得2分。 ②答对“野外作业时的风”意思的得1分,答对“既让‘我’苦恼、厌恶”意思的得1分,答对“又让‘我’欢悦、自豪(激动)”意思的得1分。)
21.因为现今的“我”失却当年的意气和豪情,因此感到悲。因为现今的“我”不用再经受当年那种忽忧忽喜的悲苦,因此感到喜。(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答对“因为现今的‘我’失却当年的意气和豪情”意思的得2分,答对“因此感到悲”意思的得1分。答对“因为现今的‘我’不用再经受当年那种忽忧忽喜的悲苦”意思的得2分,答对“因此感到喜”意思的得1分。
22.①运用比喻、对比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静夜听雨”与“静夜听风”的迥乎不同。
②运用了比拟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雨时的心境。
四、(共23分)
2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明白句读,不能解答疑惑,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
(2)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就可以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2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共8分)
(1)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2)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3)寻常巷陌 气吞万里如虎
(4)秦人不暇自哀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25、(1)武广高铁将开通营运 铁道部否认乘客“被高速”
(2)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票价(费用)昂贵
26、精卫填海 , 愚公移山 卧薪尝胆的勾践 “衣带渐宽终不悔”
(意思对即可,但要紧扣主题“执着”)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浙江省舟山市部分高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苏教..
浙江省温州市2010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人..
浙江省温州市2010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人..
浙江省温州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三校联考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苏..
2010年浙江省艮山中学高二语文月考测试卷 苏教版
2010年浙江省杭州艮山中学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
浙江省余杭区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三次月考卷 人教版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1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浙江省宁波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阳光杯”教学质量分析九年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