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11310字。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坍圮(pǐ) 熨帖(yùn) 纨绔(kù) 舞榭歌台(xiè)
B.呜咽(yàn) 譬如(pì) 狙击(zǔ) 蓊蓊郁郁(wěng)
C.窒闷(zhì) 谬种(miù) 间或(jiān) 羽扇纶巾(guān)
D.悚然(sǒng) 慰藉(jiè) 惬意(qiè) 一模一样(mú)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是个暴躁的老头,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B.我在朦胧中,又隐约看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C.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寻找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征兆。
D.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3.根据下列文字,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4分)
微软在尝试收购雅虎失败后,与雅虎达成搜索合作关系。2009年,微软与雅虎达成合作协议,微软Bing负责处理网络搜索,雅虎负责广告销售,雅虎开始依靠Bing的技术削减成本和扩大市场份额。2010年,广告商,搜索用户和网站出版商都有目共睹两大搜索引擎的融洽合作。
▲
4.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5分)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六国论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思厥先祖父 祖父:祖辈与父辈
B.始速祸焉 速:招致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D.可谓智力孤危 智力:智谋
6.下列选项中,全部说明六国灭亡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
④齐人勿附于秦
⑤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以先人“暴霜露,斩荆棘”辟疆土之艰辛为后人“如弃草芥”割地之轻率作衬托,用传统的孝道来谴责赂秦的国君。
B.第二段中,作者从“不赂者”入手,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C.本文中,作者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外,还使用了比喻等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D.文章用一个“赂”字,把六国对秦国的方针路线、秦国的野心揭示了出来,同时也把论史与论今统一起来了。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3分)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阿房宫赋》)(3分)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