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540字。

  乐山市高中2011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4页,第II卷5—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铿然悭吝     蓬蒿竹篙      恬淡恬静
  B. 窈然窈窕     樯橹颅骨     怪癖劈柴
  C. 禀告伶俜     台阁阖户     守拙手镯
  D. 恍然幌子     掩抑演绎     暝色瞑目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辱人贱行     朔风凛冽     困惑不解     悲恨相续
  B. 忧患倍尝     愤世嫉俗     吹毛求疵     殒身不恤
  C. 摧眉折腰     落叶知秋     雀桥相会     高风亮节
  D. 黍离之悲     豆蔻年华     石破天惊     德高望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则每况愈下。
  B. 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手回春。
  C. 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而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型。
  D. 这部庞大而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他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弱肉强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澳门回归10周年来,旅游业发展良好,内地成为澳门第一大入境客源市场,而澳门则成为第二大入境客源市场。
  B. 无锡市网警支队根据学生家长举报线索,查获一个名为“4G新网”的手机淫秽网站,12月2日下午在广州华南农业大站开办者陈某某。
  C. 报经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产业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D. 扬州广陵书社利用“仿真影印”的手法,再现300年前由康熙皇帝下旨,命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刊刻的一部集唐诗之大成的浩瀚巨作《全唐诗》在扬州“出生”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印章源流
  印章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中,发现棺椁两厢整齐地堆放着一排排竹笥,每个竹笥都用绳索包装捆扎,在捆扎接结的地方都用青泥团包裹着,青泥团上有很清晰的凸起印文——“车大侯家丞”,这便是古代使用印章的遗迹。
  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从考古所得的遗存看,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中曾出土过印章,印面是四角内收的方形,称为亚字形,印文是小鸟的图像。这种印章在春秋战国时也很普遍,称为肖形印。中国的文字经历了甲骨、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几个书体演进阶段,在篆书盛行的时代,因为篆书字体的构成适宜镌刻,从而形成以篆书为主的制印传统,再加上印章制作的工艺特点,因而印章艺术又称为篆刻艺术。
  有人认为印章只是实用的符号,或不过是附属于书画作品的点缀,“雕虫小技,壮夫不为”。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不能苟同。印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生存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在先秦时代,礼乐信义的伦理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占支配地位,印章曾被作为信物和人格风采的标志。中国的旧制是,帝王用者曰玺曰宝,官吏曰印,秩卑者曰钤记。其制度严明,秩序井然。帝王用玺的制度为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沿袭。皇帝的玉玺成为皇权交替、册封的凭据和镇国之宝,玉玺作为国之重器被礼敬珍藏。
  我国唐代初期宫廷就建立了收藏艺术品的机构,凡经皇帝看过的收藏品,都加盖“贞观”年号的印章作为内府收藏的记号。此后相继沿制,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