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7850字。

  山东省莱西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测试题满分共150分,所需时间共150分钟。全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2.第Ⅰ卷选择题部分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船舷(xián)   桂棹(zhào)    愀然(qiū)    横槊赋诗(shuò)
  B.舳舻(zhú)    扁舟(piān)    氤氲(yūn)    酾酒临江(lì)
  C.摒弃(bìng)   旖旎(qǐ)      劫数(jié)    茕茕孑立(jié)
  D.羯鼓(jié)    仓颉(jié)     枕藉(jiè)    杯盘狼籍(jí)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先是料料悄悄,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B.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C.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濑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
  D.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张衡传》中曾提到“通五经,贯六艺”,其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政治、道德、音乐、舞蹈、军事等多种领域,内容十分丰富。
  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全诗意境     ,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③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规模明显扩大,尽管      是一个好现象,但毕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一项探索性的举措。
  A.包涵    深邃    未尝        B.包含    深沉    未尝
  C.包含    深邃    未必   D.包涵    深沉    未必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里科夫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黑眼镜,把我们都降服了。
  B.“可是你啊,米哈伊里克,这本书绝没看过!”她大声争辩道,“我告诉你,我敢赌咒:你压根儿没看过!”
  C.要是玛蒂尔德•卢瓦瑟尔当年没有丢失那串项链,她的命运会是什么样?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D.福雷斯杰太太大为诧异,她结结巴巴地回答:“不过……太太!……我不知道……您大概是认错了人。”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鲜《劳动新闻》27日发表评论说,朝鲜对于韩国挑衅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韩国继续进行挑衅,忍无可忍的朝鲜将给予严厉的惩罚。
  B. 说到2010年演艺界的风云人物,“好媳妇”海清可谓首当其冲,她不仅因演媳妇而获得观众的好评,而且将在2011兔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C. 近期,2010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笔试、面试题目纷纷亮相,用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来形容这些试题一点儿都不为过,网上的麻辣点评也是热火朝天。
  D. 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中国女排身上,这在特定条件下无可厚非,可是,忽视青少年训练、教练员培养和联赛发展,必然会失去支撑中国女排发展的原动力。
  6.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2月27日,上海世博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认为世博会的成功是凝结着全体建设者、工作者、志愿者的辛勤汗水和劳动的成果。
  B.据“青岛新闻网”报道,12月25日,青岛育才中学更名为青岛实验初中,那么之前其所谓 “公办民助”的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呢?答案是肯定的。
  C.山东省政府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房中配建,也可以在商品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某些低收入家庭因远离城区而被遗忘的现象。
  D. 深受人们欢迎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 “乐羊羊”与以往吉祥物相比,不仅更具时尚元素,而且还体现了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7—10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现在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至于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