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80字。

  2011年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客观题解答指导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无论是大纲版还是新课标版,都会在第一卷命制一篇自然科学类或社会科学类的阅读题,其题型主要是客观选择题。解答这类阅读题,有一定的答题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让你在考场上事半功倍,获得好分数。
  考点剖析
  一、选文特点
  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选用某一领域最新动向的材料、文章,涉及内容较新,体裁一般为论文、说明文或科技信息摘要,选文重点在环保、生物与地球科学等方面。
  社会科学类选文一般为文化论文,或文化随笔,或时政类文章。尤其是与命题者所在地有关的地理风景、文化遗迹等,是命题者比较青睐的选文对象。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客观选择题的选文有向“社会科学类”文章倾斜的迹象。
  二、命题重点
  自然科学类文章命题相对稳定和成熟,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一般说来,设置3个考题时,后两个考点为必考,前两个考点轮换。
  社科类文章阅读的命题,除与自然科学类文章考查类同的考点外,还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个考点,它在本类文章考查中出现的机率比较大。因为社科类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真实流露,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通过辨别筛选后才能把握。这是命题的重点,要引起考生高度重视。
  三、选项设错类型相对成熟
  现代文阅读题的选项,命题者都会设置一些干扰因素,以此来干扰考生的选择。而选项中设置干扰、陷阱的方式,基本上是有规律可循的,考生如果掌握了这些设错类型,就可从容应对。概括起来,选择题选项设错类型主要有:
  (1)偷换概念 它表面上并没有将两个对象或概念进行调换,但暗中却将二者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或混淆。
  (2)因果混乱 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即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3)颠倒主次 应重点突出的却变成了轻描淡写,本是非常次要的东西却占据了主导地位。
  (4)改变范围 “夸大其词”,表现为故意夸大某方面的内容;“故意缩小”,即人为地对某些内容故意往小处说。此时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
  (5)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将本属于甲事物的特性、用途等“移植”到乙事物身上。
  (6)胡编乱造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推断和想象”一类题中,命题者故意不顾文中信息,借“推断和想象”之名胡乱编造一些若有若无的信息,以此干扰考生答题。
  (7)以偏概全 主要指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
  (8)答非所问 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答与问游离,完全没有内在联系,纯属命题者有意提出来混淆视听。
  (9)无中生有 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
  (10)混淆时间 就是指命题者有意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