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90字。

  2011届高考文言论说类散文阅读指要
  【文体导言】
  文言论说类散文即文言议论性散文,包括史论、文论等,因其长于论辩与精于说理,近年来在高考文言文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2008年天津卷的《兼爱》,2009年重庆卷的《贪鄙》、浙江卷的《宝绘堂记》、四川卷的《慈溪县学记》,2010年湖北卷的《原弊》,皆为论说类散文。尽管它们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其考查难度较之传记体散文等要大得多。因此,考生必须高度重视,抓住论说文的要素与技巧,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尽快提升相应的应试能力。
  【阅读指要】
  一、聚焦中心论点,揣摩观点态度
  古代论说文往往有一个鲜明论点,集中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立场。阅读论说文时,首先,要准确抓住文章论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论说文除有一个中心论点外,还有围绕中心论点而设的几个分论点,阅读时要分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理清文章的层次,从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其次,要了解论说文提出论点的多种方法。有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如荀况的《劝学》;有的将论点安排在结尾,如贾谊的《过秦论》;有的首尾照应,突出论点,如韩愈的《答李翊书》等。阅读时,要紧紧把握中心论点,揣摩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到纲举目张,领会全篇内涵。
  二、寻出主要论据,把握说理凭借
  论据是用来证明作者观点的理由与根据,在古代论说文中不可或缺。阅读时,必须准确找出本文主要论据,并把论点与论据结合起来,具体分析论据是怎样为论点服务的。把握了作者的说理凭借,方可更深入地领悟文章内容。例如分析《谏逐客书》一文,就要在理解“逐客是错误的”这个中心论点后,迅速寻出文中所列秦国用客卿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等史实论据,进而理解全文论证的“逐客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三、梳理立体论证,明辨说理逻辑
  所谓立体论证,是指古代论说文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般来说,论说文的论证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掌握了论点、论据后,就要深入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如阅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这篇精短驳论文,就应把握其独特的论证逻辑,即开篇提出世人关于“孟尝君能得士”的观点后,列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的事实,虽只寥寥数语,却层层紧逼,无可辩驳地否定了世人的观点。这样阅读,就能将论文三要素串成一线,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
  四、掌握论辩技巧,体味说理艺术
  古代论说文往往文理兼具,高考古文信息筛选试题在考查文章艺术技巧方面时有涉猎,因此对其论辩技巧与说理艺术的把握也不可忽略。考生应重点把握古代论说文的三大基本艺术特色:一是说理讲究生动形象,如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二是论辩注意启发诱导,如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三是对比议论说理艺术,如韩愈的《师说》。理解了这些艺术技巧及其基本作用,阅读时,就会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热身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读通鉴论
  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