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以下面人物和文学形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霍金;
  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京剧舞台上,白脸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世人口中的"奸雄",京剧当中的白脸,《三国演义》里的无数典故,把曹操堆砌成奸诈的化身。然而,即便是"亲刘贬曹"的罗贯中,也不得不为曹的才情与智勇所折服,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出身官宦,十六岁举孝廉任城门典校卫。设十二杖,不分贵贱一旦违犯出入城规,皆与杖责。这体现他的"忠信"。黄巾作乱,曹操任骠骑都尉奋力破敌也是"忠勇"表现。
  董卓当权,败坏纲纪。操夜带七星宝刀只身前往行刺,其勇不下荆轲。行刺失败,董卓怀疑他时,他又临机应变说是来献宝刀,骗过董卓后星夜飞离京城。这一些不都说明他有勇有谋吗?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汉朝的气数已尽,朋党、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属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柽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汉贼""乱臣"的骂名只是用来套住对前朝愚忠的愚民的缰索。识时务的人,谁说曹操不是英雄?
  "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以当今全面发展的观点看,纵观整部《三国演义》,哪个人及得上曹操这样军事、政治、勇气、谋略、才气集于一身呢?诸葛也比不上,他没有狠辣的手段,所以有宦官黄皓坏计;没有豪迈的诗情,所以要借吟前人《梁甫吟》抒志;没有严刻的惩罚制度,让李严延误的军粮阻断了伐魏的征途。
  曹操是一个强人,有巧取豪夺的能力,横冲直闯的勇气,抑强扶弱的智慧。他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曹公,生而不能与之交游,真人生一大憾也!
这是一篇比较全面、客观评价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文章。
  他,有英雄和“奸雄”的两个侧面,任何肯定一个或否定一个,都是不全面的。文章正是从这一科学辩证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分析和评判一个历史人物。
  
评:为了说明曹操不能仅是奸雄,文章列举大量的事例说明。
  先从列举为政从军三件小事,以表现曹操的基本性格:“任城门典校卫”的"忠信",任骠骑都尉破“黄巾”的"忠勇",行刺董卓的“有勇有主谋”;后从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来表现曹操的崇高的情怀:顺应历史潮流,统一天下,而这个担子只能落在曹操的身上--“孙权不行”,“刘备也不行”,“诸葛亮也比不上”。作者有理有据地推出结论:曹操的产生,“既是个人际遇,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这篇作文中心突出,结构清楚,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占有丰富的材料,可见素日阅读之广博。

人生的斗士
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这是一位永远战斗不息的人生斗士,他是谁?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是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的科学成就,其原因中更值人称道的是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人生的无比自信,这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人,人生的斗士。
  先来想想他的成就,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艰辛,写出了著名的《时光简史》,推动了科学界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被算称为与英国的牛顿和爱因斯坦并列的世界三大科学家之一,他的成就足以临驾上当今科学金字塔的顶峰,成为一颗最耀眼的北斗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