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拓展阅读教案设计
王 勇
定位:通过对比阅读,欣赏诗人对乐音的出神入化的描写,反复朗读,品味揣摩。理解乐音对激发琵琶女和诗人联系的作用,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
切入:白居易《琵琶行》中对琵琶女演奏乐曲的摹写,历来脍炙人口。研读这首诗,很自然就会提到韩愈的《听颍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因为清人方世举曾推崇这三首诗是摹写声音的“至文”,并说“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本节课就从分析这三首诗的乐音描写为切入点,朗读赏析。
准备:学生课前预读《听颍师弹琴》(见我校“高中语文选修课研究”课题组编写的《诗词欣赏入门》)《李凭箜篌引》(见本单元后《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背诵这两首诗。
探究:
一、诗歌音乐形象分析
这三首诗中对演奏的乐曲的描写,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运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渲染的方法,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
不同:白诗和韩诗描摹出乐曲的旋律的起伏变化,总体来说,由轻细委婉到激越高亢,刚柔并济,突出了乐曲对听者的心灵振颤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感触。李诗重在写乐曲演奏的艺术效果,写天上地下动植物和神仙对音乐的感受,想象奇特而又与众不同,有形体,有色彩,有光线,有温度,还有构成完整视觉形象的动作、神态,突出了乐音的美妙,演奏技艺的卓超。
琵琶行
起伏变化 粗重急骤 轻细委婉 清脆圆润
婉转流利 阻塞不畅 低沉停顿
突然爆发 激越雄壮 强音收尾
听颍师弹琴
轻细温柔 互吐衷肠 (昵昵私语)雄健高亢 激昂壮烈 (勇士赴敌)
柔和悠扬 境界开阔 (柳絮飞扬)高音突起 由高渐低 (凤凰攀高)
李凭箜篌引
音乐效果 清脆激越(昆山玉碎凤凰叫)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江娥啼竹 素女怨愁
芙蓉泣露 香兰含笑 寒光消融 紫皇动容
石破天惊 秋雨滂沱 老鱼跳波 瘦蛟起舞
吴质难眠 露飞湿兔
二、乐曲演奏者形象分析
诗人对演奏者的描写,也有所不同。韩诗和李诗只作了简略的交代(“自闻颍师弹”,“李凭中国弹箜篌”),读者可通过诗句想象出演奏者技艺的精湛,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