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80字。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建立在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的。为此,考生平时应注重积累,多阅读一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水平。
  考点剖析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是古诗考查的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这个考点,在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相对于2009年,2010年有上扬趋势,18套试卷中就有5套试卷选用了“评价”题型。
  该考点主要题型有:
  1.前人有评价,由我来阐述理由。例如2010年高考辽宁卷第9题,命题者提问“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就属于这一类。这类试题属于指认性的试题,即要求考生指认出某个句子或整首诗表达出了什么样的心情,蕴涵着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者是否赞同前人的评价等,考生只需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去发掘,去认同,就可依诗歌内容作答。
  2.字面有矛盾,由我来评价好坏。例如2010年高考江西卷第14题第二问“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这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它将对思想感情态度等的评价,引向思想的多维度、意趣性,价值的多向度、意象主旨的多义性、情感内蕴的不定性等,这样的题更能体现考生对诗歌文本的个性解读与鉴赏。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越来越深入到语文教育领域的今天,开放试题能鼓励探究创新,不以定向的大一统标准束缚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对主旨、情感比较异同。即将两首或者多首诗放在一起比较,或者将一首诗与其他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有的比相同处,有的比不同处。如2010年高考天津卷第13题的第2小题:“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这个题就是要找出两首诗的相同情感。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试题的提问方式,明确比较的对象。
  总之,“评价”题型的考查,重点仍是“读懂诗”,第一类,可顺藤摸瓜,找到答案,这“藤”,就是前人评价;第二类,可寻找矛盾交结点,从不同角度解说即可。
  解题技巧
  “评价题型”,要求考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在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评价”以深入阅读为前提,通过理性思考和审美判断,对作品的优劣得失、是非美丑有一个深层次的感受和认识。分析和理解是评价的前提与基础,评价则是站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鉴赏活动。
  一、掌握解答“评价题”的一般技巧
  1.从诗题入手
  诗歌的题目,一般就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能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从背景出发
  诗歌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烙印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