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40字。
《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懒惰的智慧》练习设计之一
预习反馈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摞书 碗碟 水泵 诞生 螺栓
活塞 训诫 亲躬 阀门 捷径
二、《懒惰的智慧》的作者是 (国别)作家 ,她是《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家政》以及其他妇女杂志的自由撰稿人,她所写的传记都很畅销。
三、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达读课文后你对“懒惰”的理解。
感知探究
一、通读全文,试着独立完成以下学习活动。
1.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文举了哪些事例吗?在课本上画下来,并用概括的语言写在下边。
2.请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一句话,写在下边。
3.请开动脑筋,举出你经常所见的两个事例来论证本文的观点。
二、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对下面两个微型课题进行探究。
1.我们常见的国内作家写的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一般比较简略,对所引事例的评述也往往使用评论性语言。本文叙述事实论据较详尽,且巧妙地在记叙、描写中表达作者的观点,体现评述。请从文中举个例子来阐述这一特点。
2.本文在叙述事例的时候,语言不仅生动形象,且幽默传神,不乏机敏的俏皮。从这个角度赏析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让他每当操纵杆敲下来时,就把废蒸汽放出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就在机器上装了几根铁丝和几个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着它们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不但他可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倍。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
三、精读课文前三段,回答问题。
1.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比较特别,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在 中提出来。
2.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说说是怎样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
3.第三段举社会进步发展中的两个例子,其中详写 ,略写
。
4.认真阅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果没有懒汉的思考,人们将面对怎样单调乏味的劳作?
5.这三段所举事例从范围上看由 到 ,说服力也随之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 论证,再侧重于 论证,最后侧重于 论证。
6.做个“懒汉”需要具备一些什么素质,才能做到作者所说的避免“单调乏味的劳作”、促进“社会的进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