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70字。
2011年高考作文准备
花开花落,云卷云飞,“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011年高考作文考什么,怎么考?
回 顾:传统作文命题从内容到形式渐趋“多元化”,同时更见简约,命题体现新课改方向、要求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20道,其间标题作文占半壁江山10道,北京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重庆的《难题》、湖南的《早》、广东的《与你为邻》、江西的《找回童年》、江苏的《绿色生活》、浙江的《角色转换之间》、山东的《人生的光影变化》、海南宁夏同卷《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半标题作文1道,辽宁的《幸福是……》;材料作文8道,全国卷1、全国卷11、上海、陕西、安徽、四川、湖北、福建;话题作文1道,天津。如上标题作文有纯标题,有的是标题加说明和提示;天津的话题作文同时也提供了材料。
传统作文命题是标题作文,此后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命题作文相继出现并日趋三足鼎立,2010年标题作文大有趋于回归之势。何哉?作文,即内部说话,高考作文即考学生的内部说话;既是考试,总要有个题目,有一个引发考生内部语言的由头或言话题。由此看来,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非是给予考生一个可以引发其内部说话的题目而已。标题作文是直接给话题;话题作文是通过材料从材料中抽象出话题,命题人明确话题;材料作文是不给预设话题,让考生从材料中自己感悟话题,自拟话题。新命题作文是针对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目提出来的,全国卷I提供了一则乌鸦学老鹰抓羊的寓言故事,全国卷II是关于目前中国读书的人少的情况调查材料,两道题目一致要求,即 “全面理解材料”,立足材料的整体含意或“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从形式上看,这是材料作文题,但允许考生“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又体现出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是当今作文命题的最新形式。
命题方式之间无所谓好坏之分,倒是有高下之别。《仰望星空与脚踏大地》和《与你为邻》无疑为过去一年切近社会生活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而以全国卷1“有鱼吃还捉老鼠”、全国卷11“浅阅读行动”领衔的以时代现实问题思考类命题将高考作文提升到一个渐趋理想的境界。江西卷命题《找回童年》、湖南省命题《早》干脆利落,不花哨,不做作,前者考考生人生起始阶段的童心坚持和如花理想,后者考人人必将面临的机会选择,人人平等,机会均等,孰优孰劣,自见分晓。浙江的《角色转换之间》于纷繁社会生活中看考生现实思考定位,分明是从创新教育思想理念出发,考察考生思辨品质,不失为新课标精神的体现,让人击节。相形之下,那些在命题方式上大动脑筋舟车辗转事倍功半者可见差矣,更有今年江苏卷《绿色生活》,紧扣当下时尚国内国际概念包括今年世博主题 — 环保,其社会性、人文性自没的说,而作为一个作文命题无论如何它不能算是一个题目,它只是报纸的一个版块、杂志的一个栏目。因为它是一个“面”,而不是一个点。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目”。它不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更不能呈块状。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20道,相较于去年全国高考的20道乃至建国以来的百余道作文题目,外延和内涵丰富了许多。据分析,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走过了这样几个阶段:1980至89年重哲理性,文体重政论色彩,构思方式是由事入理的升华,写作方法重旁证博引的论证式;90至97年材料性质生活化与现实化,审题立意在生活常理、思想伦理,写作构思上是由此及彼的生发,写作方法上是具体而微的分析式,就事论理,论事中之理;1998至2003年多开放性的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构思方式是由一到多的发散,写作方法不拘一格,自由灵活;自04年起进入分省命题百花齐放的战国时代……06年出现新命题作文;07年则以标题作文为主,兼话题、材料作文双雄并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