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855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语 文 试 卷           2010.01
  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敷衍\田凫    商榷\上阕    炽热\窒息   羯鼓\仓颉
  B.挣扎\正月    侘傺\不啻    狙击\拮据   蠕动\儒家
  C.翘首\悄然    槎桠\呕哑    隽永\圈养   敕造\吞噬
  D.跌宕\拓片    贫瘠\脊骨    熨帖\氤氲   摇曳\两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B.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有的甚至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D.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来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B.财政部长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在财务大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他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这次财务检查不走过场。
  C.执法人员在处理杭州富家子飙车案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公安队伍道德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D.这次寒假学术研讨班的学员,除我们本校的教师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反省、省察)乎己  是故无(没有)贵无贱,无长无少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        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
  C.纵(任凭)一苇之所如              居是州,恒(常常)惴栗
  D.而卒(终究)莫消长也              然后知吾向(先前)之未始游
  5.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句读之不知②而今安在哉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其势弱于秦⑦唯利是图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②③⑤/④⑥/⑦
  C.①②⑦/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③④/⑤⑥
  6.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
  B.《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传神地描绘出黛玉、熙凤、宝玉的性格特征。
  C.《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文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的见闻和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应该怎样面对人生的苦难。
  D.《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结合手法讲述故事,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8.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这样写道:“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请你也以“人一旦离开乡土”开头,另择喻体,写一组排比句。(4分)
  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     ▲    ,      ▲    ,     ▲     ,     ▲     。
  二、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
  追和①陶渊明诗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度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是亦皆罢去。独犹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