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3300字。

  第三册  第一单元
  课文篇目:《<诗经>三首》《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并序)》《汉魏晋诗三首》
  I.高考目标与要求  目标明确  直捣黄龙
  1.单元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传统艺术手法。
  2.考点直击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
  3.文体
  《<诗经>三首》为四言诗。《离骚》为骚体诗.《孔雀东南飞》为五言诗。《汉魏晋诗三首》分别为五言诗、四言诗
  和五言诗。
  4.单元基本能力要求
  复习本单元,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传统。
  加强诵读。课后练习所规定的篇章和段落必须准确无误地记忆,在诵读时要体会诗句的节奏。
  了解课文内容的时代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外阅读《诗经》、《楚辞》和乐府诗的其他篇章。
  Ⅱ.必记知识点解读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必记知识点详解 精剖细解 入巿三分
  知识点
  1 必记通假字
  1.于嗟鸠兮(“于”通“吁”,唉)
  2.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3.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4.与子同泽(“泽”通“祥”,内衣)   
  5.爱而不见(“爱”通“薆”,隐藏)
  6.自牧归荑(“归”通“馈”,赠送)
  7.说怿女美(“说”通“悦”,喜欢)
  8.来吾道夫先路也(“道”通“导”,做向导)
  9.箱帘六七十(“帘”通“奁”,盛物之器)
  10.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而结实)
  11.终老不复取(“取”通“娶”,迎接女子过门成亲)
  12.契阔谈 谦(“ 谦”通“宴”,宴会)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
  试题  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⑤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⑥余虽好修 以革几羁兮  ⑦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  ⑧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⑨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⑦⑧    D.③⑧⑨
  试题1答案:B  点拨:①“于”通“吁”;③“说”通“脱”;④“泮”通“畔”;⑦“错”通“措”,措施;⑧“取”通“娶”;⑨“帘” 通“奁”。    .总结提示:解这类题一要注重理解句意.二要善于通过音同或相近的规律寻找通假字。
  知识点2:必记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春与秋其代序古义:依次更替。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3.皇览揆余初度兮古义:刚出生时的气度。今义:生日。
  4.昔三后之纯粹兮  古义:美德。今义:①不含杂质或别的成分;②副词。完全地。
  5.唯草木之零落兮古义:凋谢。今义:稀疏。
  6.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今义: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又指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7.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8.好自相扶将古义:服侍。今义:搀扶。
  9.何乃太区区  感君区区怀古义:愚拙,凡庸;真情挚意。今义:数量少.人或物不重要。
  10.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迎合他人。
  11.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古义:小孩子(贬义)。今义:①北方人称男孩;②对青年人的鄙称。
  12.泣涕零如雨古义:落。今义:数的零头或空位。
  13.便利此月内  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14.终日不成章  古义: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今义:①乐曲诗文的段落;②条理。
  15.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表示恳切叮嘱的语气,相当于“务必”。
  16.叶叶相交通古义:连接。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