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4840字。
普陀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古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
2. ,雪尽马蹄轻。(《观猎》)
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4.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5.把酒临风, 。(《岳阳楼记》)
6. ,死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本曲中的“飞鸿”指的是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B、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渐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D、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9.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作者在本段中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证明“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C、作者将借书者与藏书者进行对比,分析“天下物皆然”的原因。
D、作者写《黄生借书说》一文,目的是勉励青年发奋求学。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以身居作
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因为执勤不解。邻家耆老察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偿之方去。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其主犹以为少 ( )(2)偿之方去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14. 梁鸿赔偿“烧者”的方法是(1) ;(2)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作者笔下的梁鸿是一个 、 、 的人。(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