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套,约11930字。
经典作文素材(一)
子罕以不贪为宝
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个叫子罕的人。他担任宋国的司空一职,专门掌管建筑、车马、器械制造等事务。
有一天,宋国有一个人无意中获得了一块美玉,他拿着美玉来到子罕的府上,要把宝物献给子罕,想借此讨好子罕。但意外的是,子罕却执意不肯接受。
献玉的人误以为子罕嫌玉石不好,便连忙解释道:“我已经请最好的玉匠鉴定过了,他们都说这是一块难得一见的宝玉。所以我今天特意把它带来献给您,请您务必收下它。” 子罕说:“在你看来美玉是宝,可我则认为当官的人不贪才是宝。今天如若你把美玉给了我,你便失去了宝玉之宝,而我如果真的收下你的美玉,则会丢掉我的不贪之宝,倒不如我们各自都留住自己的宝吧!” 说完,子罕便请人把献玉者送出门外。
“毛遂自荐”与“毛遂自刎”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合纵,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
但是毛遂之死却是个悲剧。由于毛遂促成了楚国与赵国的“合纵抗秦”大计,挫败了秦军的侵犯,从而得到了平原君的特别赏识。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派大将军粟腹领兵大举进犯赵国,由于平原君没有意识到毛遂只是个外交人才,而非统率千军的将才,便力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自负的左宗棠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清朝的大臣,朝野一般多以“曾左”并称他们两人。曾国藩年长于左宗棠,并且对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为人颇为自负,对曾国藩并不怎么尊重。
有一次,他很不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
一位侍从问答:“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中则无曾公。”
这句话让左宗棠沉思良久。
天道酬勤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复诵读了多少遍,还在继续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儿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虽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也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一遍书,再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像水一样流淌
1982年,他终于流出大山,进入陕西省作家协会工作。1992年,正是由于农村生活的积累,使他写出了大气磅礴、颇具史诗感的《白鹿原》。他就是陈忠实。后来有人问他:“怎样面对困难与挫折?”老先生淡淡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