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
章勤儿
一、 导入
二、 简介作者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先后在数所大学任教,创作,也曾到美国和香港求学、工作。目前在高雄“国立中山大学”任教。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 70年代初,他居住在台北的厦门街,那时,离开祖国大陆足有20年了,他不由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当时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他的怀乡之情便日重,,饱满的情绪如水瓶乍裂,瓶中水一泄而出,一首小诗《乡愁》在20分钟内就这样出来了。
三、 听录音朗读诗歌《乡愁》,初步感知文本
四、 品味诗歌《乡愁》
1、 如何理解诗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诗人思念母亲,想得急了时,便把所有的愁情都倾泻在了信里,思念随同邮票一同飞向母亲。
2、 如何理解诗句“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诗人思念新娘,经常往返于海上,是船票让他拥有短暂的欢聚时光。
3、 如何理解诗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母亲过世以后,对母亲的怀念也就化为了在母亲坟前的哀思。
4、 如何理解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这是全诗的高潮,所有的思念之情升华为对祖国的深深的眷念之情。余光中曾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