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40字。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
  理解词语和句式——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B级)
  [知识要点]    (常见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
  [知识点解说]
  代词
  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①予购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②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冯婉贞》)
  2.第二人称:汝(女)、而、尔、若、乃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第三人称:之、其、彼、厥
  ①王甚任之。(《屈原列传》)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注意:“之”作宾语可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如: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之”,我。
  ④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之”,你。
  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其”,我,自己。
  4.谦词:称自己的名字,或用“臣、仆、愚、不才”等,妇女用“妾”,国君用“孤”、“寡人”。
  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赤壁之战》)“肃”鲁肃自称。
  ②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壁之战》)
  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④寡人窃闻赵王好乐,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5.敬称:大王、将军、君、公、公子、陛下、阁下、足下、子、先生、大人、卿等。可译为“您”。
  ①唯大王命之。(《荆轲刺秦王》)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子”、对男子的美称。
  6.人称复数:用“辈、属、侪、族、徒”等放在人称代词后面表多数。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一班”、“这些”等词对译。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人。
  ②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柳敬亭传》)“吾侪”,我们。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族”,这一类人。
  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徒”,这些人。
  二、指示代词
  用来指示和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
  1.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译成“这个”、“这里”、“这样”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此”,此处。
  ②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远指代词:彼、夫、其,,译成“那”、“那个”。
  ①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彼”,那个。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其”,那。
  3.旁指代词:他。译成“别的”、“其他的”
  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他”,别的。
  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他”别的。
  4.虚指代词:或、某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报刘一丈书》)“某”,某人。
  5.无定指代词:莫、无。译成“没有谁”、“没有哪一样东西。”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莫”,没有谁。
  三、疑问代词
  1.代人:谁、孰
  ①王曰:“谁可使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2.代事物:何、胡、奚、曷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3.代处所:安、恶(wu)焉
  ①沛公安在?(《鸿门宴》)  ②且焉置士石?(《愚公移山》)
  这几个词作状语,一般是表反问,译成“怎么”,“哪里”。如: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④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副词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性质、状态或行为动作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心理活动的动词。
  1.轻微度:少、稍、略。译成“稍”、“略微”、“丝毫”。
  ①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②夫妻心稍慰。(《促织》)
  2.加深度:愈、益、弥、尤、更。译成“更加”、“尤其”。
  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③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极高度: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很、极、太、非常、分外、特别”等词。
  ①老臣溅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
  ②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二、范围副词
  表动作行为或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
  1.表总括:悉、皆、咸、俱、举、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