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500字。

  黄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统考试题
  命题人: 潘选斌
  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山脊(jǐ)     贫瘠(jí)    毗邻(bǐ)    一哄而上(hòng)
  B.撒腿(sā)     蹩脚(biē)   呵叱(chì)   黑魆魆(xū)
  C.圈养(juàn)   龟裂(jūn)   牝鹿(pìn)   心惊胆颤(zhàn)
  D.痉挛(jìng)   不啻(chì)   趿拉(tā)    按捺不住(nài)
  2.下更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贸然     执拗     林阴小道      不寒而栗
  B.蹒跚     甘霖     踯躅不前      美仑美奂
  C.龌龊     宅邸     名富其实      一祯插图
  D.欠收     虬曲     光彩奕奕      流言飞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看病难,看病贵”,一些农民生病后,该就诊却不就诊,对这一现象的耳濡目染,让这位人大代表深感揪心。
  B.在新能源细分行业中,包括风电、核电、光伏等细分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哪一项新能源产业化和经济效益做得好,其应用前景就会更广阔。
  C.许多菜肴具有养肝护肝的独特疗效,其中“红枣炒银耳”,红白相间,晶莹剔透,不仅秀色可餐,更是护肝佳品。
  D.股市的连续下跌造成了股民的恐慌,原来炙手可热的股票,现在一下子成了滞销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我国现在生产疫苗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还是要坚持采取前一阶段的严密防控措施,特别是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B.又是一年教师节,被誉为园丁春蚕的教师们的发展前景和生存状况,理应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C.使用节能灯的好处不是今天才为人所知,那为什么到最近两年才出现销售、使用火爆的情形?分析其中原因,关键还是各级政府是否有效推动。
  D.中国民企绿色低碳联盟是一家“倡导低碳经济,打造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科技”的民间联盟,将致力于加大低碳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政策完善,积极参与国家支持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计划。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弗吉尼亚•伍尔芙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墙上的斑点》是她的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其它的意识流代表作还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等。
  B.雨果是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我们学过的《炮兽》采用的是全知视角。
  C.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等。《丹柯》采用了象征的艺术创作手法。
  D.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除《战争与和平》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宁娜》等。他笔下的娜塔莎是一个“圆形人物”。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更想建议老师:为什么不问问孩子,那些美丽的“雎鸠”、“鹿鸣”哪里去了?              因为在未来,携带着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面对一片将被砍伐的森林、一条将被铲平的古街时,至少会有一丝心痛和迟疑。这就有救了。
  ① 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
  ② 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去想,假如诗人活在当下,他又会作何吟咏?
  ③ 这等反差难道不会在孩子心里掀起一场风暴吗?
  ④ 我不知道老师们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一丝伤感和悲情?
  ⑤ 如果有,那我要为我们的教育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
  A. ②③④①⑤             B.①③⑤②④ 
  C. ④①⑤②③             D.②③④⑤①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艺术是意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诗人在做诗时的心理活动到底像什么样。我们最好拿一个艺术作品做实例。比如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不曾留下记载来,告诉我们他作诗时的心理历程。但是我们用心理学的帮助来从文字上分析,也可以想见大概。他作这首诗时必定使用了想象。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比如这首诗里“奉帚”、“金殿”、“五颜”、“寒鸦”、“日影”、“团扇”、“徘徊”等等,在独立时都只是再现的想象。诗做出来总须旁人能懂得,“懂得”就是能够唤起以往的经验来印证。用以往的经验来印证新经验大半凭借再现的想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