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5670字。
莆田二十八中10—1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语文试卷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口语交际(听说)(10分)
1.听写。(请注意听,把听到的内容用楷体字或行体字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读两遍。 (2分)
2.听一则莆田新闻,完成下列填空题。(3分)
(1)2010年4月26日, 高速铁路动车组顺利开通。
(2)高速铁路动车组的开通,给我市老百姓的 带来极大便利,将对我市的 产生深远的影响。
3.听下面关于“莆田人过圣诞节”的报道的一部分,回答问题。(5分)
(1)我市年轻人过圣诞节,和西方人过圣诞节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 假如有朋友拉你去过圣诞节,你从来不喜欢过西方的节日,不愿去,而又不想让朋友难堪,你要如何恰当地回答朋友?(3分)
答:
二、阅读(70分)
(一)古诗文背诵(10分)
4.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
(1)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2)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3)《泊秦淮》中借歌女吟唱讽刺统治者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
(4)我寄愁心与明月, 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天净沙 . 秋思》点出了作者浓浓的乡愁的一句是:
_, _。
(7)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8)《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对偶句,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_,
(9)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0)《<论语>十则》中,阐述“思”与“学”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_,_ 。
(二)阅读下文,完成5——8 题。(1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解释加点的词。(4分)
(1) 期日中 ( )
(2) 尊君在不( )
(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
(4)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答:
(2)友人惭,下车引之
答:
7.你认为陈元方是个怎么样的孩子?从他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4分)
答:
8.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