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300个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11年中考语文备战
党素荣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中考语文阅读部分的问题。
弥漫着硝烟的中考一步步向我们逼近,初三的老师,尤其是我们语文老师,辛苦多,快乐少,压力大,收获小,人们称我们是寂寞的舞者,那么,我们如何舞出我们的精神,舞出我们的气魄,舞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复习阶段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备战策略,制定出精密的复习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高效地复习。
中考是对考生整个初中阶段知识的大检阅,尤其是阅读,它几乎带给每一个学生无法弥补的伤痛,阅读往往成为决定考生中考语文成绩的关键。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知识点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的要求,在不同的阶段均呈螺旋形上升的态势。这也就意味着,以往在语文学习中的漏洞,完全可能在新的学习阶段有多次弥补的机会。知识梳理的工作做得越是全面细致,缺陷补救、能力提升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我们语文学科知识容量大,知识点多而散,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复习过程中运筹帷幄,删繁就简,提高实效性,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复习指导思想:
1、复习就是明确方向、梳理知识、温习方法、培养能力。
明确方向(分析)
梳理知识(记清)
温习方法(会用)
培养能力(训练)
2、读透《河北省考试说明》,明确中考的导向,力避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力求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3、要以课本为例梳理知识,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要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强化中考考点,提高学生应试答题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要求做到考后100分。
4、复习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求精不求快,站到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习题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关于一篇练习的体会,而是一种答题的方法和思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语文复习也是如此。
知彼-------其一
撩开中考神秘面纱,看看中考考什么
研究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中考范围:
语文新课标考场阅读部分的目标是: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