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310字。
作文专项训练
内容专题突破之一——传统美德与现代人格
内容专题突破之二——生存与心理
内容专题突破之三——想象与创造
内容专题突破之四——热爱有品位的文化艺术
内容专题突破之五——财富与公平
内容专题突破之六——生活现象和本质
内容专题突破之一——传统美德与现代人格
一、专题内容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借鉴的丰厚的道德资源,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传统道德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中却长期被否定。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与传统美德相承接,要把传统道德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资源和凭借,实现新道德与传统美德的直接继承和延续。我们的新道德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变化了的社会生活实践这个源,但同样也离不开传统美德这个流。
“仁、义、礼、智、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德目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
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仁”是“全德”之称,是一个包罗众德的范畴,其他的道德规范,如忠恕、克己、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都可以视为仁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包括在其中。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仁,那就是完美无缺了,而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反过来,一个人如果具备某些方面的优良品德则未必能够称得上仁。也就是说,每一种美德都是仁的必要条件,而非仁的充分条件,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构成仁。“义”是儒家的“五常”之一,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从字形上看,“义”的繁体由“羊”和“我”构成,羊象征美和善;从字义上看,“义者,宜也”。宜的意思是应当、应该。因此,可以说,义就意味着是善的和美的,是应当的和合理的。“礼”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个人修身成人及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内容上看,“礼”大概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指整个的社会等级制度、法律规定和伦理规范的总称;第二个方面,着重指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第三个方面,指礼仪、礼节仪式以及待人接物和处事之道。作为“五常”之一的礼,主要是指人们具体的行为规范。“智”即理智、理性、智慧,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儒家对“智”的伦理价值予以高度重视,把“智”作为“五常”之一。《礼记•中庸》把智与仁、勇并提,称为“天下之达德”。“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善于心,言行一致。人们往往把信与忠、诚连称为忠信、诚信。在中国思想史上,各派学者都对信予以不同程序的重视,其中儒家对“信”最为推崇。尤其是在汉代“信”被儒家列入“五常”之后,其地位进一步突显,成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美德又赋予了新的内涵,达到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融合统一,如奉献与责任,艰苦朴素与提高生活质量,牺牲自我与珍惜生命,等等;同时,以个体精神为基础的西方道德文化如契约精神、平等精神、公正精神、权利意识等也都可以做为我们道德建设的借鉴。
二、经典同类材料
1.名言
(1)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2)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纵使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3)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它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