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70个字。
二让立意新起来
【教学目标】
1.复习立意的知识和方法。
2.在规定时间内准确立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一)什么是立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那什么是立意呢?立意就是确立写作的目的意图并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也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立意的要求
第一,立意要正确——思想健康,能表达出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求真崇善爱美的思想感情。
第二,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表明一个思想观点,讲清楚一个问题,而这个思想观点必须贯通首尾,统率全篇。
第三,立意要深刻——文章能揭示出人物的精神和事情的意义。
(三)立意的方法
1.比较和选择
有些题目可以表达作者多种的意图,写之前应对各种意图进行比较,然后选择意义较深刻的一种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同的意图要用不同的事情来表达,不同的事情表达不同的意图。立意应与选择材料同时进行考虑。立意有深浅高低之分,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比较,确立较深刻的一种意义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和提炼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从作者所占有的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它反映作者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水平,反映作者分析、概括的能力。只有准确、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才能确立好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
记事的文章,要抓住事情的特点,着力于事情“意义”的探求。
古今中外的文章家都讲究立意。刘勰说:“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文心雕龙•总术》)要想使才思通达,立意深刻而新颖,重要的是要锻炼自己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此外还必须通晓立意的技巧与方法。
3.对比法
对比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了比较,就有鉴别;有了比较,对事物的认识才更深刻。
鲁迅《“友邦惊诧”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了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戳,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在这里,作者将国民党政策“友邦人士”的两种态度一比较,就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的罪恶嘴脸。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到他伫立在夜阑人静的塘边,忽然传来一片蛙鸣,周围突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