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10个字。

  《故乡》导学案
  滦平七中徐海滨
  学习目标:1、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积累文中重点生字词
  3、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4、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5、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6、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写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中国人民陷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的痛苦深渊,致使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广大农民日趋破产。鲁迅于1919年12月回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家乡村镇的破败和农民、市民生活的痛苦和凄凉,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创作了这篇小说,后收在《呐喊》中。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4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其中,发表于1918年5月的《》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同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二、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竹匾()缚()潮汛()獾()畜牲()
  髀()愕然()鄙夷()嗤笑()惶恐()
  应酬()磕()寒噤()廿()苛税()
  深黛()秕谷()鹁鸪()颧骨()折本()恣睢()萧索()断茎()猹()祭祀()
  潺潺()伶仃()毡帽()
  三.、字词积累
  1.阴晦(huì):阴沉昏暗。注意“晦”勿写为“诲”。
  2.萧索:
  3.聚族而居:
  4.五行(xínɡ)缺土:
  5.颧骨:
  6.愕然:
  7.鄙夷:
  8.嗤笑:
  9.惘(wǎnɡ)然:
  10.恣睢(zì suī):
  四、本文以为线索,按照、、
  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见闻感受,着重塑造了
  和的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破产、生活困顿的社会现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