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50个字。

  《格列佛游记》导读
  胡友彬
  教学设想
  指导学生尝试通过阅读、思考、讨论、探究等途径了解基本内容;理解人物形象,讨论主题思想,激发阅读兴趣。
  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安排2课时进行导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以及对时代风貌独具个性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2.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与之相似的其他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探讨格列佛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反叛性和对真理的渴求性,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教学重点:
  了解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理解格列佛这一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探讨格列佛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反叛性和对真理的渴求性。
  教学方法:
  精读与略读交流与研讨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小说创作背景,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特点等,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特点等,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预习
  你有没有读完《格列佛游记》这本书?你对小说的感受是怎样的?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可启发学生讨论旅游的作用。旅游主要有这样几个作用:健体、冶情、长识、立业。我们一般人旅游就是为了健体、冶情、长识,鲁宾逊的旅游是为了立业,我们今天就要认识一个人——格列佛,看看他给我们讲述的精彩的旅游故事。
  2.有没有看过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或动画片等?  你认为小说有趣还是电影有趣?
  两者有什么不同?
  三、指导读法。
  1.讨论:你认为阅读小说名著,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明确:在内容上,一要弄清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作者的背景;二要弄清故事情节,这是重点;三要揣摩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内心世界;四要感受作家的情感。在形式上,一要揣摩作品的艺术手法(象征、对比、衬托、想像、讽刺等等);二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境界:“吞”(泛读)、“啃”(精读)、“品”(悟读)。
  教师出示“读书三境界”资料: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