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10字。

  “如水的       ”作文讲评材料
  一、有关审题: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材料由四句话组成:第一句写水似弱而可以为强的道家智慧;第二句谈水可以载舟覆舟的作用;第三局可以写诸如水可以作为精神的力量起到荡涤灵魂等方面的作用;第四句开放性最强,只要赋予水以比喻、象征意义,即符合题意。
  但是,如不扣住“如水的”三字,写不出水的特质与所喻本体的相似性,还是容易走题的。
  二、立意举例:
  1、如水的女子
  2、如水的(中华)智慧
  3、如水的乡情
  4、如水的淡泊
  5、如水的人格
  6、如水的文学(宋词)、艺术(水墨画)
  三、选材上存在的问题:
  1、撞车(平庸与陈旧)
  2、材料的内涵浅薄,不易深化、升华主旨。
  3、材料不具备诗意与美感。
  四、行文(结构)
  大部分作文结构思路不够精巧,令人看不出精心安排的痕迹。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
  1、仓促应战,拼凑成篇。
  2、书写绝对成问题
  3、灵动的彩笔被谁抢走?
  六、教师寄语:
  1、博学而深思,要力争做一个对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有独到(深刻)见解的人。记住“有第一等见识,才有第一等文章”,浅薄的人只能写出浅薄的文章。
  2、胸中要饱贮哲理与诗情,麻木呆板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文章要“独抒性灵”。
  3、联想是翩翩的蝶翅,能让你神游在文学的碧空。
  4、要有打造精品的意识,要向《散文选刊》、《杂文选刊》、同龄人的满分作文大声地喝道:“拿来!”
  七、例文五篇:
  1.如水的中华精神
  老子说:上善若水。也许正是因为他参透了看似平淡的自然之水中隐寓的禅机,才成为一代圣贤。
  水,孕育万物,是生命之源;水,涤荡万物之浮尘,清静自然;而水,又赋予了人以智慧,以情感。水,从古至今,奔流不息, 它又见证了多少如水的中国历史与中华精神。
  一身素衣,须发飘飘,屈原行吟泽畔。国家危在旦夕,而最高统治者与那群肉食者依然在笙歌艳舞中麻醉着自己对国事倾颓的、恐惧的神经。一切对于屈子来说,都成为了悲哀。“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竟然成了令人心痛的预言;‘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如今也是那具有莫大讽刺意味的空谈。渔父的世俗见解当然无法入满腔爱国热忱的屈原之耳,在楚国沦陷的消息传来时,他便悲歌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步入滚滚东去的汨罗江水,保持住自己最后的爱国贞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