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70个字。
阿长与《山海经》
款款独步
第一部分:基础常识
一、字词
1.读一读,写一写
2.书下注
3.补充:橘(jú)、掳(lǔ)、震悚(sǒng)、惧惮(dàn)、面如土色、毫不相干、深不可测、情有可原、莫名其妙、念念不忘
二、关于“阿长”
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他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个子高大,按周家工友王鹤照的说法:章福庆的妻子阮氏──“庆大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只是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建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作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
三、结构分析
1.线索:文章围绕长妈妈选择了5个方面的事情,又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安排,使长妈妈的品格风貌表现得非常突出。
2.结构
(1)第一部分(1—2):简介阿长的身份和名字的由来。
(2)第二部分(3—29):回忆阿长的几件事。
A.第1层(3—5):写阿长种种不好的习惯和我的反感。
B.第2层(6—12):写阿长懂得许多繁琐的规矩。
C.第3层(13—18):写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D.第4层(19—29):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及对我的影响。
(3)第三部分(30—31):补写阿长其他情况,抒发自己悼念之情。
第二部分:探究理解
一、难句理解
1.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这一句既是对阿长睡姿的描写,又是写我对阿长的态度,可谓笔墨省简,一箭双雕。对阿长睡姿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动词“伸”“摆”“挤”,特写“大”来完成的。写我对阿长的厌烦是通过动态的句子来表现的,十一个字可谓句式整齐,上口;一字不可少,一个字不可加。尤其“也”字把阿长睡之沉、睡之酣表现得淋漓尽致。既照应首句“不大佩服”,又为下文“发生了新的敬意”做了铺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