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20个字。

  永丰初中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主备人:查益鸿
  复习内容:《治水必躬亲》、《马说》
  复习要点: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能用现代汉语说出两篇课文的意义。
  2、理解《治水必躬亲》、《马说》这篇文章的内容,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复习内容与步骤:
  一、知识梳理
  《治水必躬亲》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清朝的钱泳写的作品《履园丛话》。
  二、一词多义

  三、重点词语解释
  1、既不可执一2、泥于掌故3、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4、潴有浅深5、势有曲直6、非相度不得其情
  7、非咨询不穷其致8、是以必得躬历山川9、亲劳胼胝
  10、布袍缓带
  四、古今异义
  1.泥:古义,拘泥。今义,泥土。例句:泥于掌故。
  2.掌故:古义,本文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例句:泥于掌故。
  3.盖:古义,连词,连接上一段或上一句,表示原因。今义,遮盖或遮盖的东西。例句: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4.穷:古义,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今义,生活困难。例句:非咨询不穷其致。
  5.举: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例句: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
  五、词类活用布袍缓带:名词做动词,穿着轻便服装。
  六、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例句: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介宾短语“于荒村野水之间”作往来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荒村野水之间往来”。译文:在荒凉的乡村之间穿梭奔走。
  2.宾语前置例句: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介宾短语“是以”中“是”是“以”的宾语,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是必得躬历山川”。译文:因此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
  3.省略句
  例句:“如好逸而恶劳……”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官员”,应为“如(官员)好逸恶劳……”译文:如果(官吏)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七、课文理解
  1、为什么说治水必躬亲?用原文回答。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原文回答。(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3、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
  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等等。课文中他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4、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水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5、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好逸恶劳,见利忘义
  6、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躬亲、清廉(用原文“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也行)
  《马说》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韩愈,唐代文学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有《昌黎先生集》。
  补充“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喂养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