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10240字。
华清中学2013届高一语文月考题
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选出答案后,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打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网民“偷菜”,因窃而喜?
王磊
一款用“窃喜”撬动情绪的休闲小游戏,最终演化成几乎全体网民因“窃”而喜的情绪。如今不仅有替人“偷菜”后收取佣金的“偷菜钟点工”,还上演了因为医务人员沉迷游戏导致患儿死在医院的“偷菜门”悲剧。“偷菜”不仅因窃喜成了放松身心的点心,更因为“娱乐过度”闹出人命而成为社会新闻的头条。在公布的“2009IT热词排行榜”中,计算机从业者将“偷菜”列为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偷菜”已不仅是一种游戏和娱乐,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一种特殊社会文化现象。
“偷菜”源于开心网上的一款开心农场小游戏。在开心网上,用户可以购房买车、种地开荒,与“大富翁”游戏类似,种种经营和投资成为现实生活的复制样本。“偷菜”是游戏中的一个环节,玩家可以利用农场游戏种植庄家、饲养牲口,在播种者收获之前将成熟的“菜”占为己有。有意思的是,虚拟社区中实现目的的途径多种多样,但诸多手段里最终走红的偏偏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去做的“偷菜”。
偷菜”让百万计的用户每天乐此不疲。“偷”和“被偷”,甚至“防火防盗防‘被偷’”,都让人欲罢不能。“你今天‘偷菜’了吗”成了时下流行的见面问候语。心理学家分析说,“偷菜”用低成本满足了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社会学家则认为,“偷菜”行为成为朋友间的另类交往模式,简单而富有个性。闹钟一响,白领半夜起床“偷菜”和“防盗”;有人因为上班“偷菜”丢了工作;也有人“偷”出了感情,成了朋友和恋人;还有人“偷”出了事,搞得夫妻不和情侣分手。尽管“偷菜”引发的大多是八卦论坛的笑料,但是与许多娱乐过度一样,“偷菜”也引发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实社会问题。11月惊动大江南北的南京“徐宝宝事件”,就因为医务人员上班玩游戏导致延误救治时机而致使5个月大的患儿死亡。
其实“偷菜”的乐趣就在于“偷”,“偷的就是一个开心,不是菜。“如果雇人“偷菜”,实在曲解了农场游戏的本意,如果因玩“偷菜”而误事伤人,更是走向了娱乐的背面。游戏本身只是一种放松的工具,“过于关注虚拟的成就感和利益得失,游戏会起到反作用,这是年轻玩家应该警惕的。”
有评论说“2009年也在我们‘偷菜’时,从指间悄悄溜走了。”无论社会学和心理学将来如何定义2009“偷菜元年”的疯狂,现代人用计算机回归土地依旧只是游戏一场,绿色田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奢望。
选自2009年12月9日《文汇报》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偷菜”现象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偷菜”被列为“2009IT热词排行榜”中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
B.“偷菜”是一款会让网民因“窃”而产生喜悦情绪的网络小游戏。
C.“偷菜”游戏成本低,满足了人们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
D.“偷菜”的行为已成为朋友之间简单而富有个性的另类交往模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偷菜”作为一款用“窃喜”撬动情绪的休闲小游戏,并列为“2009IT热词排行榜”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B.在开心网上,网络用户的注册了自己的用户名后,可以随意购房买车、种地开荒,与“大富翁”游戏类似,犹如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营和投资。
C.网民过度痴迷“偷菜”游戏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人因为上班“偷菜”丢了工作,也有人因为“偷菜”,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D.“偷菜”的“开心”是网络上的虚拟开心,承载了现代人借助计算机回归土地的梦想,但毕竟只是游戏一场,绿色田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奢望。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目的的途径多种多样,“偷菜”这一实现目的的手段之所以走红,主要是因为这一手段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去做的。
B.“你今天‘偷菜’了吗?”成了时下最流行的见面问候语。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偷菜”这一行为让百万计的网络用户每天乐此不疲。
C.其实“偷菜”的乐趣不在于“偷”,“而是一个开心, “如果雇人代替自己从事这一游戏,实在曲解了农场游戏的本意,走向了娱乐的背面。
D.过度痴迷于“偷菜”游戏的玩家应注意,游戏本身只是一种放松的工具,如果玩家过于关注虚拟的成就感和利益得失,游戏将会起到反作用。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19分)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后为谒者。会武陵蛮反,围武威将军刘尚。诏使均乘传发江夏奔命三千人往救之。既至而尚已没。会伏波将军马援至,诏因令均监军,与诸将俱进,贼拒厄不得前。及马援卒于师,军士多温湿疾病,死者太半。均虑军遂不反,乃与诸将议曰:"今道远士病,不可以战,欲权承制降之何如?"诸将皆伏地莫敢应。均曰:"夫忠臣出竟,有可以安国家,专之可也。"乃矫制调伏波司马吕种守沅陵长,命种奉诏书入虏营,告以恩信,因勒兵随其 后。蛮夷震怖,即共斩其大帅而降,于是入贼营,散其众,遣归本郡,为置长吏而还。均未至,先自劾矫制之罪。光武嘉其功,迎赐以金帛,令过家上冢。其后每有四方异议,数访问焉。[p;科&网]
迁上蔡今。时府下记,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夫送终逾制,失之轻一者。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客授颍川。而东海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