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20字。

  大题小作
  一、“大题小作”的含义
  先来回顾一下浙江省单独命题后的五年高考作文题:《人文素养和发展》(2004年)、《一枝一叶一世界》(2005年)、《生有所息或生无所息》(2006年)、《行走在消逝中》(2007年)、《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2008年)。尽管五个作文题关注点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在于它绝不针对具体人和事,而是更纠结于情趣理,也就是说,浙江高考作文命题走的是“抽象派”路线。
  仔细推敲,却也可以轻易发现,这绝不仅仅是浙派风格,而是更接近于高考作文的共性:考生数量多,差异大,而高考倡导的公平性必然要求作文命题具有“普适性”。从这个角度讲,高考作文题的特点就是“大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包容的人事物理众多。
  “大题要小作”这不是定理,但确是常理,这毕竟是由考场作文的时间、篇幅所决定的。关于大题小作的好处,我十二年前就曾用一首小诗来说明,今天依然用它来说明。“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这首由一个十二岁小女孩创作的叫《一碗油盐饭》的小诗曾经震撼了作家刘醒龙,让他思考,作家到底该为了什么而写作,思考的结果是他转变了写作风格,从实验文本到现实文本。这当然也说明了这小诗所拥有的震撼力。震撼在哪里?其实就在“大题小作”。母爱,多么庞杂的一个话题,人世间,关于母亲的讴歌又何其多。但用一碗油盐饭来揭示却是那么独特又是那么真实——母亲是平凡的,她一生的使命就是这样默默地为你炒上一碗油盐饭。母亲走了,油盐饭没了,母爱也就留存在思念中了。
  怎样才能做到“大题小作”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用“追问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触摸都市》,你追问,谁在触摸?都市是哪一个市?什么时间什么事件用什么方式去触摸这个市?这个市有什么特点?
  比如《行走在消逝中》,你追问,谁在行走?什么东西在消逝?怎样消逝?为什么会消逝?
  比如《生有所息》,你追问,生是谁的生?息是怎样息?生与息是通过什么事件进行关联?
  比如《一枝一叶一世界》,你追问,一枝一叶是哪一枝哪一叶?一世界是哪一世界?一枝一叶是怎样昭显一世界?
  前文已经提及,高考作文一般都是抽象文题,用追问法的好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