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70个字。
《岳阳楼记》学案第一课时
一、 课前预习:
1, 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谪守()诗赋()属予()()衔远山()霪雨()霏霏()潜形()薄暮冥冥()()岸芷汀兰()()樯倾楫摧()()()
忧谗畏讥()万顷()皓月()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浩浩汤汤()嗟夫()噫()
朝晖夕阴()迁客骚人()滕子京()予观夫()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二、 学习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初步体会“记”这
种文体的文体特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探究学习过程:
1,交流课前预习的内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2,读准读顺课文,积累字词
(1) 读准:初读课文,圈画生字,读准字音
(2) 读顺:自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句读要分明。
3,了解“记”的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文章属于这种文体吗?
四、检测:1,听写本课生字2,作者简介
五、作业:1,把本课生字写两遍2,流利地朗读课文
知识补充:
1.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2.介绍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加线词语:
谪()守()越明年()
百废具兴()乃()属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二、学习目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第一段大意,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重点:疏通文意,掌握重修岳阳楼背景的句子
难点:掌握重修岳阳楼背景的句子和作记的缘由
三、 探究学习过程:
1, 交流课前预习内容,老师强调两个通假字
2, 小组交流,疏通第一段大意。讨论下列字义:
增其旧制今人于其上记之
3, 师生共同梳理第一段段意。
4, 小组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 概括出第一段的内容要点:
(2) 文中哪句话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3) 文中哪句话概括写重修岳阳楼的盛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