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5840字。

  广东梅县高级中学2013届高一第二学期
  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老师:温菊梅   邓柳芬   温小琼    审核老师:谢荣华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 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2.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必须使用黑色笔作答,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作文纸交回。请监考老师把答题卷和作文纸分开装订。
  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锦瑟(sè)粗糙(zāo) 湍急(tuān) 猿猱(ráo) 
  B、浣女(huàn)谄媚(xiàn) 邂逅(xiè)  鱼凫(fú)
  C、惘然(wǎng) 哨卡(qiǎ) 癖好(pǐ) 石栈(zhàn)   
  D、秦塞(sài) 歼灭(jiān) 炽热(zhì)  咨嗟(zī)
  答案C(A糙cāo 猱 náo  B谄chǎn  D炽c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面对行凶的歹徒,人们都在观望,致使受害者惨死街头。事后相关媒体对这种群体行为                进行了强烈谴责,称之罪不容诛。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就会感到又喜又惊,乐不思蜀。
  D.美国的“倒萨”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火一旦燃起,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将遭受巨 大破坏。
  答案D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多指沉湎于某种快乐,应改为“流连忘返”。“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罪不容诛”指所犯之罪判处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形容罪大恶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强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都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C、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雨,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D、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答案B(A“加强……范围”动宾搭配不当;C“超过”、“以上”前后重复;D“不仅”位置不当,应放在“国外教育机构”的前面,“许多人”存在歧义。)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
  ②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就是所谓思路
  ③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
  ④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⑤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他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鲜明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⑥人总是根据思路来构思文章结构的。因而,文章的结构组织形式是否清晰严密,就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①④②⑥⑤
  答案:D  〈本文段分两层论述“作者思路对结构文章的作用”:③①④②为第一层,其中③是该层的总起句,①承接③说明“客观事物”是“思路”形成的基础,④②则承接③①具体阐述思路的形成;⑥⑤为第二层,其中⑥“因而”表结论,⑤“又表明……”紧承⑥的“就表明……”。〉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建安初,正入蜀依刘璋,不任用,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于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愿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①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黜度,不用其计。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今策渊、邻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