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有教案和视频素材。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教案)
东台市实验中学语文组 何宝宏
教学目标:
1、课内外结合,提高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2、欣赏精彩篇章,品味名著语言。
3、简要分析主要人物,对人生和社会有新的感悟。
教学重点:
1、欣赏精彩篇章,品味名著语言。
2、简要分析主要人物,对人生和社会有新的感悟。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对话。
课前准备:最好每人一本《西游记》、积累的《西游记》读书卡片、收集的有关图片及文字资料、演示道具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提醒所有的学生拿出语文课本、所带的名著《西游记》、读书笔记本)
导引: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乐曲,歌名叫什么?《敢问路在何方》;是哪部电视剧的插曲?《西游记》。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老师这里带了一些不同版本的《西游记》,
1、老师呈现《西游记》的各种版式的图书、连环画。
2、请同学们前后桌交流一下,看谁带的书更具有历史感?版式设计更能吸引读者?
(学生前后桌交流观看所带的《西游记》的各种版本的书籍)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部名著的?(可补充:小时候,太宽泛了,具体一点,通过什么方式?)
4、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可能的答案有:连环画、电视剧、动画片、小人书、小说书等等。
二、读名著,理情节。
(教师:老师没有想到同学们这么早就知道了《西游记》,但真的读过了吗?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
1、教师背投检查(齐读背投上的内容,提醒“奘”的写法,提醒相互检查写得是否正确,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并可检查第一排的某个学生所写的字写得是否正确)
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他创作的《西游记》是以唐代的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古印度)寻访佛经的故事为原型而写成的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共一百回,第一回到第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前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八到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到真经,修成“正果”。被《美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