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本课件从新闻的基本知识入手,让学生在把握新闻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学会简单的新闻写作。配套教案约2380字。
飞向太空的航程
四川省苍溪中学 王钰
教学目标
1、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3、学会写新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神七飞天全过程(动画)
2、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飞船的图片吗?
你们知道吗?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再到身绑火箭,勇敢飞天的万户,2003年10月15日,这一梦想终于实现。2005年神六升空,2008年神七升空,同学们,看看书中杨利伟的手势,看看这里翟志刚的形象,当我们看到这些图片时,我们心中有何感想?
3、据说,神舟飞船的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或许下一艘、下下一艘神舟飞船问天,它的设计者、它的制造者就是你们,看看你们自己写的对联吧:“雄鹰击苍穹,满园溢书香。”你们已把自己的满怀豪情诉诸笔端,落于纸上。现在,我们看了神七飞天的过程,让我们回到2003年,看一下神五的新闻。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1、回忆新闻的相关知识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洁性
神五升天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真实性我们就不用说了,可课文除了报道2003年神五升天之外,还写了2003年以前的事,同学们找一下,看是哪些段落?
4-26段——主体 1-3段——导语 27-30段——结语
2、4-26段好像和新闻的及时性和简洁性相违背,为了体现及时性和简洁性,我现在要做的事是把4-26段删去,可不可以?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