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30个字。
《行道树》课堂实录
一、明确目标,激发学习热情
师: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张晓风的《行道树》,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应该明白学什么,然后共同研讨怎么学,最后实现一个目标:学会,会学。那么今天这节课要学点什么?有两个目标:1、抓住最富有哲理性的点睛之句,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本文形象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理解行道树的形象、精神。但是这节课很快就会过去,如果同学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没有竞争的意识,没有合作、探究的能力,是很难完成这些目标,大家想不想高效率地完成?
生:想!
师:老师想给大家提个要求行吗?
生:行!
师:积极思维,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行吗?
生:行!
二、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他同学勾划出最富有哲理性的点睛之句。(一学生读完后就有许多同学举手回答。)
师:找对了,这是一个人生哲理,这篇短文就是表达这个哲理的。我们齐读这一句好吗?(学生齐读: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师:文中说“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什么是“神圣的事业”?(板书:神圣)
生1:为人民服务的事业。
生2:高尚的事业。
师:说得很好。神圣就是极其崇高而又庄严的,是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那么,行道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语句来说明。
生3:第二段“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同伴在吸露,在玩,而我们在净化环境
生4:第三段“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
生5:第四段“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生6:第五段“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老师针对同学回答,依次板书:净化环境、勤生绿叶、献出浓阴、迎接光明、制造清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