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7950字。
绵阳中学高2013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命制 :蔡雪强 校对:蒋贤
(第Ⅰ卷22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图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运用(10分)
1、下面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袅(niǎo)娜 裙裾(jū) 箜篌(hóu) 含情脉脉(mò) 乳臭(chòu)未干
B.公姥(mǔ) 踯躅(zhú) 哺(Pǔ)育 阡陌(mò)纵横 人才济济(jǐ)
C. 拾掇(duō) 猃狁(yǔn) 芰 (jì)荷 否(pǐ)极泰来 虚与委蛇(yí)
D.伶俜(pīng) 羁(jī)旅 狗吠(fèi) 妖童媛(yuàn)女 大腹便便(bià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农历正月初八下午,34岁的外来务工人员邓赞伟因为“感冒”,在一个连名字、牌匾都没有的“诊所”输液一个多小时后死亡。贵州省安顺市沙子坝这家 被打击、取真谛过多次的“黑诊所”终于因为草管人命而彻底消失了。
B.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称,个人赞成逐步开放二胎政策,计生部门也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他表示,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导致人口爆涨。
C.3月8日下午,福州大学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恋爱实名制”事件做出回应,否认校方在全校推行“恋爱实名登记”政策,网上热传的 “恋爱调查表”只是该校管理学院某班长制定,并交由该班同学填写的调查表。
D.似乎是毫无征兆,一本名为《货币战争》的财经图书突然风靡糜大江南北: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撕杀格斗,被视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汇率大战,正加剧着各国政治经济的分化与组合。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1月27日,随着山大正式通过官方公告确认加入“2011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考”,两大自主招生联考联盟也相继颁布招考时间安排。
B.房地产市场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人们莫衷一是。
C.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据此条例制定了拆迁细则,上下其手,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D.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近日,国家发改委要求各级物价部门进一步采取措施,清理和取消涉及企业生产与群众生活的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缓解企业生产成本增支和群众生活费用增加。
B.成都市柴油紧张局面得以缓解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全国柴油供应量加大,四川省内除成都以外的地市州柴油供应状况也得以缓解。
C.各级领导干部要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将网上舆情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将能否使用网络、能否发现舆情、能否应对舆情作为衡量工作称职的重要标准。
D.亚运会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一届亚运会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赛事,而且它给举办国乃至全亚洲都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5、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四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文选》又叫《昭明文选》。
B.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作者为屈原,他曾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楚辞》是西汉刘向编的。
D.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他的优秀散文有《春》、《荷塘月色》《绿》《背影》,在个人气节的表现方面,他曾深得毛泽东赞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分)
直到今天,很多文学史论著作还喜欢把屈原说成是“爱国诗人”。这也就是把一个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爱国”?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当然合情合理,但是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混淆概念。在后世看来,当时真正与“国家”贴得比较近的,反倒是秦国,因为正是它将统一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形成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之中国”。我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
有 人也许会辩解,这只是反映了楚国当时当地的观念。但是,把屈原说成是“爱国”的是现代人。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
寻常老百姓比他们好得多,每年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的时候,完全不分地域。不管是当时被楚国侵略过的地方,还是把楚国灭亡的地方,都在纪念。当年的“国界”,早就被诗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在诸多同类著作中,我独独推崇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那一部《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分析。正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我的说法可能会更彻底一点:那些日子,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上了,因此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派出一个叫屈原的人去领受各种心理磨炼。让他切身体验一系列矛盾和分裂,然后再以自己的生命把这些悖论冶炼为美,向世间呈示出一个最高坐标: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