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510字。
《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课堂实录
2011年3月23日 大庆市东风中学
整理:大庆第十七中学 张显辉(水孩子)
师:上课(背景音乐渲染气氛)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记得德国有个哲学家叫海德格尔,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怀着永世的乡愁去寻找心灵的故乡,而故乡永远在大陆的中央。那么乡关何处呢?故乡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出发的地方。故乡有的时候在千山外,那里水长流。我们又怎能不深情地回眸我们的故乡呢?我们的乡愁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我们是一个安土重迁的农耕民族,我们的乡愁是那样深重,而这样的乡愁使我们的民族心理越发的丰富、越发的珍贵、越发的高贵,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就几首乡愁诗,去一起领略我们民族的这份沉沉的大梦,深深的情感。
看一下屏幕,孩子们,看一下这首诗。
(幻灯片展示于右任《国殇》)
国 殇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诗的名字叫《国殇》,这个题目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是的,同学们说,最早以这个题目写诗的是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叫什么?
生:(齐答)屈原。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可不可以猜测一下,它不是一首格律诗体,那就应该是一首什么体?
生:(齐答)楚辞体。
师:非常棒,楚辞体。看一下作者,作者叫于右任,熟不熟悉?
生:于右任是在孙中山领导下和他一起进行辛亥革命的一个人。
师:说得挺好,说他是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革命的这么一个人,也就是温家宝总理曾在一个公开的场合引用过于右任的这首《国殇》,对于右任的评价是一个辛亥革命的老人。在1949年的时候,于右任被国民党裹挟到了台湾去了,终身没能回到大陆。于右任在临终的时候写下了这首《国殇》。我想让同学来读一下,我想请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来对读。同学们不需彩排直接进入状态,能不能推荐一下,咱们班朗读比较好的男同学应该是谁呢?自己举下手也是可以的。(有男同学举手)好,传一下麦克。女孩子呢?(一女生站起),我给你们配一下乐,酝酿一下感情。
(音乐起,男女同学对读。男同学将最后一句“国有殇”误读成“有国殇”。但两位同学的诵读感情饱满,同学报以掌声。)
师:有一句读的不是十分准确,“国有殇。”
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于右任先生表达故国故园之思的时候要用一个反复的形象“葬我于高山之上兮”,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其实这是一个意象。哪个孩子可以说一下?(一男同学举手)好,你来说。传一下麦克。传一下。
生:因为他是一个爱国人士嘛,不能回到祖国。所以希望葬在高山之上,望着大陆的山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也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心。
师:说的非常好。我想问一下,说在台湾啊,最高的山脉是哪一座山呢?著名的阿里山。他就想葬在阿里山上,望我大陆,望我故园。请坐。
有这样一句话说“远望以当归,悲歌以当泣”,“远望”就全当回故乡了,于是古人忧愁的时候都要登高望远;怀乡的时候也要登高望远。
我们回忆一下,南唐后主李煜在他由君主的地位沦为阶下囚的时候,曾经写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也曾在她的青春岁月的时候,当她的丈夫赵明诚远离家乡的时候,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为南宋的爱国主义词人之一,辛弃疾是将那“栏杆拍遍”,想一想那“栏杆”在哪里?有楼的地方,可以望远的地方。岳飞也这样抒发感情说:“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北望中原,还我山河。这一切都是——“登高望远”。
那么“登高望远”,结合独特的、生命的感受,家国之感,身世之痛,于右任老人是这样说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然后他运用的在这里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典故,这个典故来自那遥远的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乐府民歌,写出了北中国的雄奇壮丽,那就是我多情的国土,六个字怎么说?(师生齐说)“天苍苍,野茫茫”。“天苍苍,野茫茫”这是一种深痛的家国之思。那么看这首小令。 (幻灯片出示《调笑令》)
调笑令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师:这是一首小令,词牌叫什么?
生:(齐答)调笑令。
师:我还想问问孩子们,小令,词的小令是以字数来划分的。多少个字以内的叫小令啊?58个字以内的。可以说,宋词的小令百媚千红,宋词的小令落英缤纷,非常美。小令的名字,比如我们举几个例子,“点绛唇”,能想出哪几个字?“绛”是什么颜色?
生:(齐答)红色。
师:红色的,“点绛唇”非常香艳的名字。你还能想出其它小令的词牌么?
生:(齐答)浣溪沙。
师:哦,浣溪沙,可以的,浣溪沙,我们回想起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谁呢?
生:(齐答)西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