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890字。

  2010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方法解析:修辞手法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2、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三)、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一、常用修辞
  (一)、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二)、  拟人
  (三)、 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四)、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② “终岁不闻丝竹声”、 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
  ③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
  ④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 
  再举几个例子:“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因为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用作其它朝代的代指,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阳关”“折柳”寄托离别,“鹧鸪”“杜鹃”寓有悲愤;“石壕村”代穷苦百姓,“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五)、夸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