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5470字,答案扫描。

  常熟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2011.1
  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和xù( ▲ )      ②hén( ▲ )迹    ③一chóu( ▲ )莫展    ④qiān( ▲ )陌交通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处处干躁,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②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俊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
  ③我看到河对岸或绸密或疏朗的枕河人家,在烟雨中显得空空阔阔,迷迷茫茫。
  ④生活的锁碎坦白无余地沿街展开,长长的平江路,此时便是一个世俗生活的生动长卷了。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          ▲         。(王之涣《凉州词》)
  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         。(《蒹葭》)
  ③          ▲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      ▲     》)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          ▲         ,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
  ⑥          ▲         ,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⑦且壮士不死即已,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陈涉世家》)
  ⑧       ▲      ,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语言运用。(3分)
  2010年的春晚因过多地植入广告而备受国人的争议;《唐山大地震》在创票房收入新高的同时,也因为“中国人寿”、“剑南春”等广告的“硬塞”而让观众唏嘘不已;更有人在收看电视剧的时候,戏谑道:“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
  根据本学期所学专题“广告多棱镜”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答】                                     ▲                               
  ▲                               
  5.名著阅读。(5分)
  ①假如你跟随格列佛来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宫廷,当你看见官员们的腰间有的围着蓝丝线,有的围着红丝线,有的围着绿丝线的时候,你能说说这些丝线是怎样才能得到的?不同颜色的丝线又分别代表什么含义?(3分)
  【答】                                     ▲                               
  ▲                               
  ②同学们熟知的“雅虎”网站,英文名“Yahoo”,就是《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中提到的哪
  种怪物?在这部分中展现了一种怎样的怪诞现象?(2分)
  【答】                                     ▲                               
  ▲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6 -10题。(12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