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3—2004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br>
语 文 试 卷<br>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br>
<br>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br>
<br>
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br>
A.原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维高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br>
B.两个公司的员工集体参加了抗击“非典”誓师大会<br>
C.七名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赛<br>
D.马路两米内不准设摊<br>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br>
①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发动空袭几小时后,巴格达上空顿时炮声大作,火光四射,地面不断 烟柱。<br>
②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br>
③“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推断词义时,须看上下文。切不可 <br>
断定。<br>
④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宠大,但是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重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 没有受益, 加重了负担。<br>
A.升起 督促 贸然 不仅/反而<br>
B.升起 敦促 遽然 不但/而且<br>
C.腾起 敦促 贸然 不仅/反而<br>
D.腾起 督促 遽然 不但/而且<br>
<br>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br>
A.桎梏 秩序 炽热 脍炙人口 栉风沐雨<br>
B.攻讦 拮据 截流 目不交睫 殚精竭虑<br>
C.悭吝 歼灭 缄默 间不容发 形神兼备<br>
D.裨益 麻痹 庇护 刚愎自用 鞭辟入里<br>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r>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br>
B.近几年来,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炒作,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使他们离观众越来越远。<br>
C.《大河奔流》通过一个农村妇女李麦从一个女长工成长为领导群众与敌人斗争的战斗经历,热情地歌颂了党,歌颂了人民。<br>
D.上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六大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为光彩夺目。<br>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br>
A.安详 唉声叹气 各行其是 初生牛犊不怕虎<br>
B.观摩 开门缉盗 真知灼见 不敢越雷池一步<br>
C.脉搏 空空如也 立竿见影 口慧而实不至<br>
D.幅圆 和盘托出 销赃灭迹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br>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br>
A.由于外资出逃,股价下跌,生产下降,税收减少,俄罗斯的国家政治状况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br>
B.损失已经造成,你再自怨自艾也不能挽回,还是振作精神,好好工作,以弥补你的过失吧! <br>
C.电视剧《大明宫词》的台词创作吸纳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风格,但尺度把握不好,难免有东施效颦之嫌。<br>
D.等我们来到体育场,里面已是万头攒动、济济一堂。京城的球迷对这场国家队与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的对抗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狂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