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道之行也
王高一中 刘广福
☆目标聚焦
了解《大道之行也》的主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帮助学生掌吟吟咏诵的学习方法。
☆要领提示
孔子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大道的境界,憧憬尧舜时代的大同世界,并为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而不懈奋斗,始终走在那个时代的前列。关于对“大同社会”的理解: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名文,语意较深,不妨先读熟成诵,然后慢慢领悟课文内容。教学方案的设计要首先立足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对于文言基础较差的群体必须抓好字词句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并使之读懂;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可在引导他们自主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对于学有余力或研有能力的学生,教师要提供必要的辅助条件,比如推荐网站、书籍,提供有关资料,介绍研究方法,并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专题式探究,并且写出专题报告。
☆实例探究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课堂导入
共产主义社会是全人类所向往的理想美好的幸福社会,在那种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全体社会成员真正成为自己的社会和自然界的自觉的、真正的主人。其实,早在2500年前,儒家知识分子就在一本叫《礼记》的书中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理想社会,只是名称有异,叫“大同”社会。
自读质疑
对照书下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字词理解疑难,学会自学。有问题可以问老师。
本文中的有些词看起来简单,以前学的组词法、猜测验证法都不管用了。如:大道、行、大同。只有在吃透了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准确的解释它们,这里教师可初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