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0830字。
2011年厦门双十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考试
(2011.04.02)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3)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
(4)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①,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方汉帝嗜阅经史时,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曰:“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②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③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为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若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 ④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叶嘉传》,有删改)
【注】①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 ②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 ③山薮:深山密林。 ④ (nǐ):疲困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嘉,少植节操 植:培养
B.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C.久味其言 味:体味
D.遂得爵其子 爵:爵位
3、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赏识的一组是( )
①少植节操 ②幸惟陛下采择至此 ③上鼓舌欣然 ④眹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⑤其忠可谓尽矣
A. 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嘉出身平民百姓,从布衣而成为被皇帝赏识的官员,这和他的品行有关。
B.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
C.苏轼塑造了一个面目较黑、禀性刚劲、令人清醒的人物形象。
D.苏轼通过对叶嘉一生的遭遇的叙述,劝诫人们应当功成身退。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2)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三)古诗词阅读(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6. (1)诗人笔下的“暮春”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3分)
(2)诗人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刻画“幽竹”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根据名著内容填空(5分)
(1)“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 (人名)(《红楼梦》)
(2)五四运动发生后,觉新贪婪地读着《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他从托尔斯泰那学会了 主义。(《家》)
(3)雷鸣上战场前,来到吴府,亲自把他和林佩瑶的初恋信物交给林佩瑶,这信物。是一本破旧的《 》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子夜》)
(4)弗比斯要与爱斯梅拉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