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60个字。
宣城市2010-2011学年度
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
评选参评案例 11.中国石拱桥
家朋学校洪光耀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并紧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来说明是事物说明文写作的要点,也是事物说明文赏析的要点,加上本篇又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加上此前又没有系统学习过说明文,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确定为: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因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归纳并掌握本文介绍的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赏析、写作事物说明文光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是不够的,还必须抓住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这几个重要的说明文要素。语文课文是教学的材料,教师必须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从中汲取最适宜的东西让学生学习。鉴于本文着眼全篇而言使用的主要是举例说明的方法,因此我把本课学习的第三个学习重点确定为:学习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本课而言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采用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方式;第三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
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如下: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设置情境、问题,导入课文。1融入情境,调动积累回答问题。
2介绍作者。2学生记录主要信息。
3播放朗读录音,提出听读要求。3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问题。
4引导梳理课文介绍的有关石拱桥知识。4学生概述课文介绍的石拱桥知识的几个方面。
5引导判断本说明文的类型并提出新的问题。5学生思考问题并引用文中关键词语概括中国石拱桥特征。
6提出“课文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的问题让学生调动说明文体知识展开研讨。
7引导学生谈学了本课的收获小结本节学习7学生多角度谈学了本节的收获。
的内容要点。
8布置课外作业,延伸拓展本课所学的知识.。8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提高
二、教案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1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本文作者茅以升的基本情况
3了解并概括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4把握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重点。
5学会举例说明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自查工具书解决本课生字词。
2通过引导回顾有关说明文体知识突出本课学习的重点,突破本课学习的难点。
3设置情景法、质疑法、讨论法、问答法、幻灯片演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归纳并掌握本文介绍的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学习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
难点
1揣摩本文用词的准确性。
2弄清本文材料安排的顺序。
教学突破
围绕“文章给了我们哪些知识?”“课文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筛选有关的参考资料。
2准备好教学需要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解决本课生字词。
2复习前一节所学的有关说明文的文体常识。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导入课文(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师:大千世界,不论乡村还是城市,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离不开河流。为了人们出行的方便,河流之上我们总能见到大小不等、形式不一的诸多桥梁。那么同学们能分别从建桥所用的主要材料及外部形态两个角度给你所见过的桥梁分分类吗?
2师:本节让我们共同走进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作品——《中国石拱桥》,聆听专家对我国石拱桥方方面面知识的介绍。(板书课题、作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