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北京市西城区2000年抽样测试

         高 三 语 文 试 卷     2000.6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3O分 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立法的春天,形成了涵盖刑事、民事、行政法律在内的基本
   法律框架。
  B.这次成功是他事业辉煌的顶点,也是他由铺满鲜花的道路走向堕落深渊的崎路。
  C.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不可急工近利,只能循续渐进,积跬步以成千里。
  D.这篇通迅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列的反映,大家都为他的悲惨遭遇唏嘘不已。
2.下列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张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反而继续干他的傻事,结果吃了大亏。
  B.只要你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这篇两千字的文章,虽然够不上发表水平,也可以录用你。
  C.经过他长达三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D.对于他们来说,首先需要的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3.依次为下列句子画线处选添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一种___的恐惧蔓延到全身,使他无法再在会场里静静地坐着了。
  (2)新规定将于明年一月一日起开始___,届时原规定将停止使用。
  (3)对方故意说得___,企图减轻罪责,甚至蒙混过关。
  A.无名  施行  含糊其辞  B.无明  施行  含混不清
  C.无明  实行  含混不清  D.无名  实行  含糊其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
   绩。
  B.被访者几乎都表示对北京不甚了解,但都认为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
   化的城市。
  C.在适当的阶段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是陈晨同学取得优异成绩的一条
   成功经验。
  D.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5.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熏风阵阵,一望无际的麦田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_________________
  A.像铁骑驰骋在无边的草原。
  B.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C.像正在草坪上穿梭的剪草机。
  D.像列队正在扬帆出海的小船。
6.下面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1)首先应该扫荡的是横暴者
  (2)横暴者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
  (3)横暴者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A.首先应该扫荡的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的横暴者,因为他们小
   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
  B.那些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
   别人的横暴者,首先应该扫荡。
  C.首先应该扫荡的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
   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横暴者。
  D.横暴者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
   唬别人。首先应该扫荡的是他们。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共收录了近3O0首诗,故又称“诗三
   百。”
  B.冰心和丁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满蕴着温柔,微
   带点忧愁”。
  C.中国古代,凡不压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
  D.但丁、拜伦、歌德、普希金分别是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的著名诗人。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8.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不但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融情于景,渲染出主人公的情绪和感受。
  B.上片由庭院而室内,着重以景托情;下片由室内而登楼,进一步抒写复杂的心情。
  C.“独上”与“双飞”对比,“山长水阔知何处”与“望尽天涯路”呼应,含蓄隽永。
  D.这首词以情寓景,以秋意的萧索反衬出离愁之苦,秋的阔远更加显出情之凄清。
9.下列诗句与“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笔法不同的一项是
  A.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B.绿满山川闻杜鹃,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C.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D.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0.对诗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时间     罗念生
          有人说时间在光影里,但黑暗也不间的
          推移;有人说它随着动力转变,
          但静止也像在运行;有人说时间
          原住在声音里,但沉默也像在拖延。
          我忽然望见了时间,那不是一条线,
          也不是一道圈;那是一个浑圆的
          整体,密密的充塞着天宇,这一点
          是太初也是末日,更无从分辨
          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别怨
          生命的短促,这短促是永恒的一片。
                     选自《龙涎》,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6年版
  A.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在前四行否定了人们对时间的通常的理解,在后六行阐释
   了自己对时间的豁达、健康的观念。
  B.诗歌讲究韵律,诗行和诗句标点不同,有的诗句含在行中,有的跨越两行;行尾用
   韵,音乐感很强;巧妙的借用了西方诗体的写法。
  C.诗歌讲究节奏,每行大体五个停顿,整齐和谐,易读上口,较好的借鉴了我国古代
   格律诗的相关特点。
  D.这首诗的缺点是,哲理有余,诗化不足,没有对具体物象的吟咏,难以引发读者的
   联想和想象。
二、(18分,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6题。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初元中,举直言,迁虢令,转守槐里,兼行美阳令事。后上行幸雍,过虢,尊供张如法而办。以高弟擢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属县,威震郡中,盗贼分散,入傍郡界。豪强多诛伤伏辜者。坐残贼免。起家,复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而羌人反,绝转道,兵数万围尊。尊以千余骑奔突羌贼。功未列上,坐擅离部署,会赦,免归家。涿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