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9660字。
重庆市九龙坡区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全卷分七个部分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第Ⅰ部分 (选择题 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蹩(biē)进 纸锭(dìng) 干瘪 甜退隐忍
B.瘐(yǔ)毙 三爿(pán) 两讫 忐忐忑忑
C.攫(jué)取 丛冢(zǒng) 竦然 投机倒把
D.香酥(sū) 打烊(yàng) 咂摸 老态龙肿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教女儿把门打开, 她亲自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地堆好,把门关严。
②他不知道世界上有“精神生活”这个名词,但是生活好转以后,他 过精神生活。[
③当时的法国社会存在着种种丑恶的道德风尚, 在下层人民中,莫泊桑
发现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
A.监视 渴望 因此 就 B.监督 渴望 只有 才
C.监督 渴求 因此 就 D.监视 渴求 只有 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后《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两年后游览赤壁写下了这两篇诗赋。
B.在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和柳州刺史期间,仿《离骚》体写了十多篇赋,来倾吐自己遭受迫害的悲愤。
C.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之所以取得空前的成功,不只是散文自身发展的必然,而且也是由一定的社会现实条件决定的。
D.李密的《陈情表》写得入情入理,“悲恻动人”,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不再在“养亲”和“奉诏”之间左右为难。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玛蒂尔德的悲剧究竟是社会造成的呢?还是她自己造成的呢?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B.陈奂生的心陡然大跳。“我的天!”他想:“我还怕睡掉一顶帽子,谁知竟要两顶!”
C.珠宝店的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最后对玛蒂尔德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D.《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说它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或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