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250字。

  《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高效课堂素质反馈(第一套)
  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砧板/粘贴    绿蘋/东施效颦    纤夫/纤尘不染    扁平/扁舟一叶
  B.碣石/喝问    乐阕/龙城凤阙    堵塞/渚白风清    绮筵/垂涎三尺
  C.淑气/椒兰    朝觐/朝云暮雨    卷帘/卷帙浩繁    门槛/直栏横槛
  D.部署/曙色    唱和/和颜悦色    伶仃/岸芷汀兰    撒落/霰雪纷纷
  【答案】C。
  【解析】A.zhēn/ zhān,pín/ pín,qiàn/xiān,biǎn/piān;B.jié/hè,què/què,dǔ/zhǔ, yán/xián;C.shū/jiāo,cháo / zhāo,juǎn/juàn,kǎn/jiàn;D.shǔ/ shǔ,hè/hé, dīnɡ/tīnɡ, sǎ/xi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B.在这民族危亡之际,他不忘沟壑,投笔从戎,毅然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裕生活,回到祖国参加抗战。
  C.尽管物换星移,但他那支配一切的火热激情并未随之有一丝的消退。
  D.在科学上朝云暮雨的人是无所作为的。
  【答案】D。
  【解析】A.沧海桑田,见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此处也可使用“翻天覆地”。
  B.投笔从戎,义见于杨炯《从军行》尾联。投笔从戎,形容弃文从武,读书人参军入伍,源出西汉班超出使西域,胸怀大志)(不忘沟壑,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沟壑:山沟。语出《孟子•万章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C.物换星移,见于王勃《滕王阁》。物换:景物变换;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指时序变迁。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示例1:任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得高眼昼。(金•丘处机《水龙吟•春兴》)示例2:兔走乌飞,搬不尽古今兴废,急回来~,成就了凤鸾交莺燕侣。(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
  D.朝云暮雨:见于王勃《滕王阁》,此处应该改为“朝三暮四”。朝云暮雨,早上是云,晚上是雨。指早晚变化大,也比喻男女欢会。出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3.(2008天津卷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
  【答案】3.C。
  【解析】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好风景”的“江南”是乐景,二人相逢是乐情,故不属于“以乐景写哀情”;“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细柳新蒲”是充满生机的乐景,“为谁绿”指无人欣赏,“宫殿锁千门”指人烟荒芜,抒发的是哀情,此二句是“以乐景写哀情”。②“气氛”指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强调。“氛围”的范围大于“气氛”,跟前面的“环境”一词更搭配。③.“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一举两得”指做一件事得到两种收获。前者强调“美”,后者强调“得”,“得”更符合语境。
  4.(2008湖南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B.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将联合对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D.风云变幻的20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
  【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在“祖先的缅怀和感恩”加上介词“对”。B项不合逻辑,自相矛盾,“将”表示未来时,而下文的“了”则表示完成时,二者矛盾,必须删去其中一个。C.结构混乱,应该改为:“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因为原材料珍贵,生产工艺又繁琐,致使织品数量有限。
  5.(2009浙江卷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5. ⑤①②④③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排序时要注意横线前后的语句。横线前的句子是“问”,那么下文就应该有“答”,因此⑤应该紧跟其后;⑤里提到了“品格”“低”的问题,①中也有,根据“前有表述,后有照应”的原则,应先⑤后①;②中有“他们”一词,只有前文提到了代词所指的对象,这里才能使用代词,很明显,“他们”指代的是⑤中的“理学家”;横线后的句子里有“古体与律体”,而③中也提到了“古体诗”和“律诗”。综上所述,便可排出正确顺序。
  6.(2008湖北卷21)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采  莲  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答案】示例: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嘻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头,半天都不好意思。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2008浙江卷三、四)
  (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2分)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