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7050字。

  凯里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3月考试题
  语文学科
  命题人:莫才麟      审题人:杨武平        命题时间:2011年3月
  考生注意:
  1、考试总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2、考生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生答题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        B.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
  C.残骇  桅杆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        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赴汤蹈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黔东南州博物馆所收藏的苗族、侗族、水族文物不可胜数,其数量可与国家博物馆分庭抗礼。   
  B.一部《老人与海》,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C.我们苗侗地区性格内向的中学生,和同学谈话时未必拘束,但如果是和长辈,是在严肃正规的公众场合,正襟危坐地交谈,那真不能说是件乐事,所以,学生课前演讲很有必要。
  D.《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确实来得不易,作者披肝沥胆,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绿色奥运是本届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是贯穿筹备、申办和举办奥运会全过程的话题。
  B.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
  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世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每小题3分)
  (甲)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①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
  (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5.画线①“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
  D.祥林嫂终于死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6.上面两段话都提到雪花的描写,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B.衬托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化小说的主题。
  C.以有声衬托无声,表现冷寂凄凉的气氛,衬托“我”心境的孤寂沉重。
  D.突出雪下得大,时间又很长。
  7.对甲段中画线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鲁镇活着的人从此可以清静了,这对双方都很合适。
  B.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和鲁镇阔人们的憎恨。
  C.语句流露激愤,也带有沉痛,表现了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
  D.句中的“无聊”一词与“在无聊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中的无聊意思不完全相同。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8.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在描写音乐作用方面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D.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