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内容丰富,按内容类别整理的诗词鉴赏有18张图片精美实用,教案约3330字。

  谁知女儿心
  -----闺情思妇词鉴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闺情思妇词的意象、意境特点。
  2、 准确把握闺情思妇词中的不同情感。
  3、 教会学生通过意象——意境——情感的分析方法鉴赏闺情思妇诗词。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的角度切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的意境和词中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了解作者以日常生活中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2、  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分析法   联想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心有千千结,最是难解寂寞女儿情。有一群词人,他们用诗词解读着女儿的心事,他们最懂寂寞女儿心。今天我们进入闺情思妇词的世界。
  (显示教学目标)所谓闺情思妇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
  一、读赏精析
  1、阅读文本,初步感知。
  我们首先来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身为女性,慧质兰心的李清照最明白女儿心,最擅长描写思妇闺情。(屏幕显示)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知人论世,检查预习。(作者、背景)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有《漱玉词》辑本。后人对她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将她与另外两个在词的创作上同样取得高度成就的李姓作家,李煜、李白并称:“词家三李”。
  李清照的前期个人生活是很幸福的。他们夫妇志同道合,常一起唱和诗词,鉴赏书画,感情很好。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行,李清照非常思念丈夫,这首词就表达了她的相思之情。
  3、朗读分析。听范读,学生自读,提问一学生读,同学齐读。
  评朗读:这首词形式整齐。先七言,后是两个四字句,这使诗歌节奏和谐。本词押韵,一韵到底并且都押平声韵,这使这首诗节奏舒缓。以上特点使这首词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4、合作讨论
  同学看注释,师问:这首词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你还可以从词中那些字词看出这种心情?(屏幕显示)
  同学看词句,注释,师释义,师生共同总结。 “红藕香残玉簟秋”,首句词人描述与夫君别后,目睹池塘中的荷花色香俱残,回房欹靠竹席,颇有凉意,原来秋天已至。词人不经意地道出自己滞后的节令意识,实是写出了她自夫君走后,神不守舍,对环境变化浑然无觉的情形。“红藕香残”的意境,“玉簟”的凉意,也衬托出女词人的冷清与孤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次写在闺中无法排遣愁闷与相思之苦,便出外乘舟解闷。现如今却是“独上兰舟”,不仅无由消除相思之苦,反更显怅惘和忧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女词人独坐舟中,多么希望此刻有雁阵南翔,捎回夫君的书信。而“月满西楼”,则当理解为他日夫妻相聚之时,临窗望月,共话彼此相思之情。“月满”也蕴含夫妻团圆之意。表明了词人的相思之深。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词人的思绪又由想象回到现实,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飘零,流水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