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一、考点阐释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的能力要求是:“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据此,高考只考查现行使用的汉字字形的识记能力,考查重点为词语(包括熟语)中的同音字、形近字、音同形近的字,在别字的考查上做文章,不考错字。命题的依据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包括2500个常用字与1000个次常用字。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都放在第一卷选择题第2题中考查,让考生判断有无错别字,或选出含有一定数量的错别字的一项。2003年考查的是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004年各地高考卷都考查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考查难度有所降低,预计今后也不会增大。
二、经典剖析
[经典试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零售 语重心长 直抒胸意 礼义之邦 B.怠慢 励精图治 以德抱怨 语无轮次
C.枢纽 夜郎自大 招致非议 五色斑斓 D.敲诈 变本加厉 风餐露宿 挑肥捡瘦
“2004年重庆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
B.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吹灰之力
C.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
D.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
“2004年广东卷”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彗星 白炽灯 莘莘学子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艺苑 入场券 如雷灌耳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跻身 杀手锏 响遏行云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 孵化器 洞若观火 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2004年湖南卷”
4.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里,发人深思。
B.说起去年发生的那件事,两个人脸上依如往常,目光中带着幽怨和冷漠,相对许久许久。
C.明年,他只打算完成一部电视剧本,其他的事不想做。关于电视剧本的详细情况,他说,不易过早泄密。
D.她把海南的荔枝、芒果,新疆的哈密瓜、紫葡萄等珍果和自家产的黄橙橙的菠萝放在一起,装满了一篮子。
“2004年辽宁卷”
[方法点拨]
1.本题考查的重点是成语的字形,主要考查同音字的识记。
本题答案:C A项中“直抒胸意”的“意”应为“臆”,“胸臆”为一个词,而“胸意”组不成一个词;“礼义之邦”中的“礼义”应为“礼仪”,用“礼义”不通。B项中有两个错别字。“以德报怨”的“报”字应为“报”,“以德报怨”的意思是“用恩惠回报与别人之间的仇恨”,“报”应是“回报”的意思,所以“抱”为别字;“语无伦次”的“轮”应是“伦”,“伦”有“条理次序”的意义,而“轮”字显然与成语的意思不符,此项从成语的意义角度去辨析就简单了。D项的干扰性最大,主要考查“捡”与“拣”的区别,“捡”是“拾取”的意思,“拣”才是“挑选”的意思,根据成语“挑肥拣瘦”的对应关系,前面是“挑”,后面应是“拣”。
2.本题考查了双音词、熟语(成语)的字形,本题中的别字还是出现在成语中,主要考查同音词和形近词的辨识。
本题答案:B A项中“闻过饰非”的“闻”应为“文”,此处错误可以利用成语的对应关系去解决,“文”和“饰”相对,都有“掩饰”的意思,不能写成“闻”。C项中“挺而走险”的“挺”应为“铤”,“铤”有“走”的意思,不能写成“挺”。D项中“强驽之末”的“驽”应为“弩”,“弩”和“驽”都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可以辨析出它们意义的不同,“弩”是“弓箭”的意思,而“驽”是“劣马”的意思,两者不能互混。
3.本题考查的词语形式多样,从双音词语到三字词语,再到四字成语和八字熟语,但别字出现在八字熟语中,考查的是音同形近的易混词。
本题答案:C A项中“闻者足诫”的“诫”应为“戒”,“戒”和“诫”音同形近,意义接近但有区别,在这个熟语中“戒”的意思是“戒备”和“警惕”,不能写作“诫”,“诫”是“告诫、劝诫”的意思。B项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具”应为“俱”,“俱”是“全、都”的意思,写成“具”,和“只欠东风”就不照应了。D项中“瓜熟缔落”的“缔”应为“蒂”,“瓜”与“蒂”互相照应,意思也相关,而“缔”的组词是“缔结缔约”。
4.本题考查的是句子中字形的辨识,主要是同音词、形近词的误用。错别字隐藏在句子中,扩大了阅读语境,也增加了难度。
本题答案:A A项中“发人深思”易受“发人深省”的干扰,其实两者都对。B项中“依如往常”的“依”应是“一”,“一如”是固定词语,“一”是“完全”的意思,而“依如”组不成词。C项中“不易”应为“不宜”,“不易”是“不容易”的意思,“不宜”是“不应该”的意思,根据句意,应为“不宜”。D项中“哈密瓜”是正确的写法,“哈密”是地名,不要记成“哈蜜瓜”,“黄橙橙”应为“黄澄澄”,“黄澄澄”形容金黄色,没有“黄橙橙”这个词。
今年的高考题考了双音词、三字词和熟语(成语),但对成语的字形考查为重点,包括同音误用,形近误用,但主要考查的还是既音同又形近字的辨识,因此对音同形近字的复习要多加注意。
[失误例说]
1.音同(近)形异字误用:上例第一题中“以德抱(报)怨、挑肥捡(拣)瘦”,第二题中“闻(文)过饰非”,第四题中“依(一)如往常、不易(宜)过早泄密”等都属这种情况。往年高考题中出现的像"题纲挈领"应为"提纲挈领",“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责无旁代”应为“责无旁贷”,“决无仅有”应为“绝无仅有”,“大声急呼”应为“大声疾呼”,“无计于事”应为“无济于事”,“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