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931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班级、学号、姓名等信息填涂完整。填涂答题卡时,请在相应的题号后将你的答案涂黑。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吟哦嵯峨        伛偻佝偻        瘠薄日薄西山      
  B. 蜷曲缱绻        簇新蹙眉        桀纣命运多舛      
  C. 露珠泄露        湖泊淡泊        纤绳纤尘不染      
  D. 愧怍福祚        汲水趿拉        奢靡望风披靡     
  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至北营,抗辞慷慨(意气激昂)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中间)
  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在荒草间行进)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惯例)
  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旌旗)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伸张正义)
  继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申告)       人皆得以隶使之(奴隶)
  C.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愚钝)      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堕落)
  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阻塞)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沿袭)
  D.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同“债”,债务)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将尽,将终)
  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同“纳”,接纳)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嫉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真正的政绩不在于GDP的增速有多快,不在于搞了多少漂亮的大工程,而在于能否带动广大农民持续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B.在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了。
  C.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苏绣,以其图案秀丽、色彩典雅、线条明快、绣工精细闻名于世,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D.无论是提高艺术品的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品的优劣高下,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西汉末年。
  B.舒婷,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她和北岛、顾城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C.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代表作品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
  D.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5. 当前,扬州市正积极进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评比活动,涌现出不少脍炙人口的宣传标语,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参与,我支持,我受益”,“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等。请你另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1)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2)体现扬州特色;(3)不超过25个字。(4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怆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①,而为李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