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6810字。

  广州市培正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 作文写在作文纸上,请务必在每张作文纸的右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班别、学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倏(shū)来倏去    悭(qiān)吝     蓦(mò)然       俯瞰(kàn)
  B. 叱咤(chà)风云    誊(téng)写     踌躇(zhù)      谬(miù)种 
  C. 惴(zhuì)惴不安   讪(shàn)讪     摩挲(suō)      氤氲(yūn)
  D. 面面相觑(qù)     猿 猱(náo)      吮血(shǔn)   戍(shù)角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A.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批评,讳疾忌医或者破罐子破摔都是不可取的。
  B.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C.各高校在硕、博招生时,对校内外学生要一视同仁,在录取时本校考生要限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
  D.面对农村“草根文化”的兴盛,一些地方政府因势利导,促进其快速发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经过30年的大发展,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已经由低收人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B.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的生产、加工、流通、储备等粮食产业发展状况构成了国家粮食安全。                             
  C.这一竞争格局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D.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③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⑤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⑥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A.①⑤④②⑥③  B.②⑤⑥④③①  C.⑤⑥②①④③  D.③⑤⑥①②④
  二、本大题9小题,共48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选自《琵琶行》
  5.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明年秋,送客盆浦口      明年:第二年
  B.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本:原来(是)
  C.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D.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快弹:畅快地弹
  6. 下列 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铮铮然有京都声 / 苏子愀然 (选自苏轼的《赤壁赋》)
  B.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选自李白的《蜀道难》)
  C.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选自林觉民的《与妻书》)
  D.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 委身为贾人妇。
  B. 转徙于江湖间。
  C. 歌以赠之。                             
  D.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8. 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段文言文是对《琵琶行》这首诗歌的创作缘由作了简要的说明。
  B.创作缘由不仅是因为送客时听到了美妙的琵琶声,而且更因为琵琶语触动了诗人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